所謂築基境,是乃築靈基,開元竅,於周身八脈之中,貫通一百零八處大穴。
而這一百零處大穴按人身不同位置連在一起,和數萬小經脈中的主要幾個又一起劃分為十二正經。
而築基境要做的,便是以八脈為主,聯絡貫通十二經,於竅穴之中開闢靈基。
由於其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此八大主經脈又稱——奇經八脈!
煉氣境,人之丹田產生真氣,由丹田為大本營,在戰鬥和修煉等外部活動中向全身輸送真氣。
此舉不但效率低,且消耗快。
而築基境,由奇經八脈為主導,在周身十二經築成四大靈基,以其中為主的大穴為基礎開闢元竅,真氣化為真元,存於四大靈基之中。
屆時,周身各處都是力量源泉,丹田居中排程,比煉氣境要強上萬分。
且每築成一道不同的靈基,相對應的部位就會得以強化。
修道,煉氣是基礎,而這築基就是根本!
正所謂五臟主人之一身,六腑固守五臟,經脈為臟腑之隧道,才可謂有行與體,精與神!
要築靈基,則先開元竅。
第一道靈基是為少陰靈基,以任脈、陰蹺脈領足三陰經。
所以此時要開闢的第一個元竅沿任脈上行至胸口正中膻中穴,是為膻中元竅!
膻中元竅一開,真元藏於其中源源不斷,生生不息。
這時,便是築基一品。
而要築起一道靈基光靠一個元竅當然是不夠的了,所以必須要開啟下一元竅。
此時,沿陰蹺脈下行至足底足少陰腎經之湧泉穴,是為湧泉元竅!
湧泉元竅一開,足底生元,奔湧如泉,一雙腿無比輕盈,速度大大提升!
兩大元竅開啟,這少陰靈基就算是成了!
如此一步步開元竅,築靈基,到築基四品,又是一個大分水嶺。
此時一個丹田的本源力量已經撐不住兩道靈基,所以必須要開闢一個新的丹田。
也就是中丹田。
其實在此之前,人們所修煉的丹田只是下丹田而已。
下丹田位於小腹,中丹田則位於胸口。
是為腹下丹田,胸中丹田。
所以突破築基四品要同時開元竅,闢丹田,築靈基,其難度可想而知。
以此類推,等到如那墨流殺手一般築基六品時,身上兩大丹田,三大靈基,六大元竅!
體內力量滾滾奔流,浩浩蕩蕩,與築基一品簡直是天差地別!
譚朗如果沒有靈寶道經帶來的十倍於真元品質的靈元,還有那不知怎麼形成的第九主經脈雛形,而只有一竅一丹田,甚至連一道靈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