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卻離開了地圖,背靠著椅子背,看著皇后和兩個貴妃說道:“朕準備把朕的兒子封到這幾個地方去。朕不希望朕的兒子被圈禁在王府裡,一如成祖所規定的那樣。只要他們去這兩個地方就藩,朕就給他們太祖當年所給得權力。”
成祖是圈禁宗藩,防止宗藩和他自己一樣能造反奪位;而太祖當年的想法,就是讓兄弟幫忙,有兵有權能鎮守四方。
聽到這話,周皇后和田貴妃等人看看,不由得是驚喜交加。
她們一邊是贊同自己的兒子不用被圈禁的做法,能如太祖當年所允許那樣的話,就是一個真正的王爺了。可是,另外一邊,知道兒子要封到這麼遠的地方去,以後很可能再也看不到,作為當孃的,她們心裡也有點捨不得。
另外一點,周皇后的心情還有點不一樣。她的大兒子是太子,將來繼承大明帝國。如果有兄弟掌握實權的話,那將來有一天會不會演變為成祖那種兄弟相殘的事情發生?這也是她非常不樂意看到的!
田貴妃自然不會有她這種擔憂,一門心思為自己兒子考慮,便擔心地問道:“如陛下所說,這些地方應該還都是蠻荒之地,要是孩兒去這個地方,那不是會吃很多苦,萬一……萬一有個什麼事情……”
崇禎皇帝知道她是想表達什麼,便微笑著伸手示意,阻止她說下去,然後他才繼續說道:“這些地方,朕會派兵去打下來的,至於那邊的人口,則需要他自己想辦法。只要不觸犯大明律法,什麼辦法都可以。以大明過去的人口為他的左右手,再統治當地的土著,改造他們,將來如何,就看他自己的努力。”
如果分封過去了,作為一國之主,還是有一些本錢可以用的。國策怎麼樣,國主自己說了算,可以出優惠之策來吸引人,還可以分封官職來吸引人,等等,終歸有在大明本土不如意的,或者想出去闖蕩的,就會去宗藩國的。
不過田貴妃還是有點擔心,或者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吧,雖然還沒有這樣的事情,作為母親,已經擔憂上了。
“陛下,萬一像西班牙什麼夷人覬覦宗藩國,派兵攻打的話,大明這麼遠,都遠水難解近渴,這可如何是好?宗藩國一切草創,可不一定打得過他們啊!”田貴妃又找到了一個該擔憂的點說道。
崇禎皇帝聽了一笑道:“行吧,朕把所設想的都說完,免得你們擔心個不停,搞得好像朕就不是他們父皇一樣了!”
聽到這話,田貴妃有點難為情地笑了笑。周皇后和袁貴妃也認真地聽著,並沒有插嘴。
崇禎皇帝的左手敲著椅子的扶手,一邊慢慢地說道:“此策名曰封建,朕打算把朕得兒子先封出去。開國之初,朕派兵給打下一個基本的地盤,隨後藩國能有多大,就看各藩王的能力。沒能力就管少點,能力大的就多管一點,就是這個意思。和國內宗藩不同的是……”
頓了頓之後,他才繼續說道:“國內宗藩要執行成祖之策,且要降爵繼承。而分封國外,則如宗藩國一樣待遇,王位繼承要大明皇帝的旨意才行,但王位並不會降爵剝奪,且宗藩國王有軍政實權,大明皇帝並不會插手內政。宗藩國的防務,可以由大明派軍隊鎮守。這裡要說明一點……”
說到這裡,看到面前這三位聽眾都很關心的樣子,崇禎皇帝便略微有點嚴肅地說道:“駐守藩國的大明軍隊,只抵禦外敵,且只聽大明皇帝的旨意。至於宗藩國內,朕剛才已經說過,並不插手。駐守藩國的軍費,前期可以由大明自己出,但是,在宗藩建國二十年後,就要宗藩國來出了。駐守軍隊的數量,就看宗藩國的大小而定。原則上,不超過十萬。”
說到最後,崇禎皇帝的臉上又有了一絲微笑道:“這個國策,從朕的兒子開始,其實也是給朕的兒子一個選擇,他們可以最先挑選國外就藩的地方。等到後來,朕敢保證,絕對會有藩王不想降爵,也不想被圈禁,也會想著出去,到時候,不管是選地方,還是從國內拉人,都不會最初那樣自由了。”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就不說了,只是看著自己的三個女人。
說實話,他的這番話,資訊量實在太大,又事關兒子的前程,這讓三個女人,特別是周皇后和田貴妃非常在意,仔細地回顧皇帝的這番話。
崇禎皇帝就只是看著她們,心中想著,應該是皇后會最先回過神來接受這個做法。畢竟自己的這個國策,最根本的其實還是維護大明的江山社稷穩固。而皇后的兒子中,可是有一個太子的。雖然這個太子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當上皇帝,但至少是大明未來的皇帝不是!
然而,崇禎皇帝想錯了。
在過了一會之後,卻見田貴妃抬起頭來,目光中透著堅毅之色,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妾身想著這法子不錯,就讓慈炤去吧!”
“哦?”崇禎皇帝聽到,有點意外,這當母親的也捨得?
不過他才哦了一下,就見田貴妃好像有點猶豫,不過最終還是說道:“陛下,妾身想著……想著跟慈炤一起就藩,這樣也能幫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