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自己兒子在那,激昂慷慨地說個不停,他隆王聽著聽著,那臉色忽然又慢慢地好看了起來。
他心中頓時想著:對啊,自己有必要那麼怕明國皇帝麼?就憑洞吾這邊的地形,明國皇帝真要御駕親征的話,反而是好事啊!
明國皇帝領兵前來,所帶軍隊越多,那對糧草輜重也就要求越多。只要在洞吾北方堅壁清野,明國軍隊就沒有糧草可以劫掠,只能從雲南運來糧草。而云南那邊,剛發生過波及整個雲南的戰事,糧草必定也是緊張。
如此一來,一如自己這個聰明的兒子所言,只要洞吾這邊利用地形地勢,劫了明國的糧草,那麼明軍來得越多,就崩潰得越快!明國軍隊就算空有一身戰力,到時候也是十成發揮不出一成!
這麼想著,他隆王的眼睛就慢慢地亮了起來。明國皇帝要真是領軍前來攻打洞吾,這說不定,還真是他他隆王邁向人生巔峰的一個機會呢!
這麼想著,他的臉色就好看了很多,當即一聲令下道:“走,回去議事!”
所謂將是兵之膽,同樣的道理,他隆王的態度,也會很大地影響到他的臣子。有世子的慷慨陳詞,大王的樂觀,這些臣子想著很有道理,也就沒有那麼怕明國皇帝真得御駕親征洞吾,心中便開始盤算著這個事情,跟在他隆王的身後,前往阿瓦的行宮議事去了。
這是大事,在他隆王換下打獵行頭之後,他手下的文官武將,能到的都已經到了,濟濟一堂,全是人頭。
他隆王才剛坐定,他兒子平達力便搶先一步,閃身而出,向他隆王奏道:“父王,兒臣以為,明國皇帝要是敢來攻打我洞吾,此乃上天賜給我洞吾的良機,只要打敗明國皇帝,就算我洞吾不出兵攻打明國,那也足夠威震四方,成為一方霸主!”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趁機掃視一下文官武將們,然後才繼續發言道:“再說了,不管是把明國皇帝打敗還是抓了,都足以讓明國膽寒。如此,父王當提出領土財物之要求,想那明國有的是,自然不會吝嗇。”
聽到他這麼感慨陳詞,有臨時趕來,沒有聽他在城門處所說的臣子,有點擔心之下便出列奏道:“我的王,世子所言確實有理,可這是要在打敗明國皇帝的基礎上,才會給我洞吾帶來足夠的好處。可要是……要是打不敗明國皇帝的話,大軍壓境,洞吾危矣!”
平達力聽了,輕蔑地看了他一眼,然後轉身向他隆王奏道:“父王,兒臣願領兵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如要不勝,提頭來見!”
他隆王畢竟已經不是熱血青年了,在面臨決策之時還是相當謹慎的。他沉吟片刻之後,並沒有答應平達力,而是又諮詢了朝中重臣,綜合考慮之後,他才下旨,讓文武百官做好打仗的準備,同時急令泰泰吞趕緊回阿瓦,稟告有關明軍的詳細情況,以便他做出最後的決策。
這旨意一下發,整個洞吾都開始戰備起來。旨意所達之地,雞飛狗跳,徵軍令,拉壯丁,要各部族出錢出糧出人。
三天之後,泰泰吞很是狼狽地趕到了阿瓦城,別的地方也不去,直接去行宮覲見他隆王,剛一見面,他就放聲大哭:“我的王,末將該死,損兵折將弱了我洞吾的國威,弱了我王的名頭,讓明國皇帝看不起我王了,末將該死啊……”
“夠了,到底戰況如何?”他隆王陰沉著臉,厲聲喝問道。
這時,平達力聞訊,也趕了過來,看到這一幕便也厲聲對泰泰吞喝道:“明國皇帝帶了多少人馬,戰力如何?”
泰泰吞不敢怠慢,連忙稟告道:“王上,明國皇帝所領御林軍確實精銳,光是大炮,就有數百門之多,萬炮齊轟之下,我軍之戰象不是被轟殺就是發狂。明軍又多,趁機猛撲過來。更為關鍵的是,那些土司的軍卒還在這個時候叛變。要不然……要不然我家未必就會一戰而敗!”
說到這裡,他不等他隆王說話,就立刻又補充道:“罪將所言,千真萬確。雲南土司盟軍中的正負盟主沙定洲,吳必魁就在殿外,可傳他們核實!”
一聽這話,他隆王自然不會不傳,被僥倖逃脫的兩個土司,便出現在了他隆王面前。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