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走了四個,就要再補充四個,崇禎皇帝又親自去了一趟內書堂,從即將畢業的內侍中以面試的方式挑了四個出來,讓藍天保他們四個帶著。
這個事情,到後來形成了慣例。唯一的區別是選的內侍有多有少,選得時間有長有短,並不是固定的。
一般來說,皇帝身邊的宦官,都是在太子或者皇子時候,由皇帝撥出來從小服侍的宦官。太子當了皇帝,他們就必然會替換前朝老宦官,掌握內廷的核心權力。這種做法,也可以說是任人唯親,但也是初任皇帝所必須的,要不然,沒法放心。
但這種做法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身邊宦官得勢之後,不一定能做好該做的事情。等皇帝掌握穩了權力,執政一段時間後,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得力手下,選拔可塑造的內侍按自己心意進行培養,用新血換舊血,哪怕只是讓那些宦官老人受到威脅,不敢有所懈怠,也算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而內書堂的內侍,是還沒有被內廷官場汙染,或者說是受到汙染最小的,就是一個很好的培養人才的來源。如此一來,只要有內書堂的內侍被選上,那就等於一直伺候在皇帝身邊,等未來時候皇帝認為滿意了,是會一下得到重用,完全可以說是內侍的鯉魚躍龍門之路,因此被宮內私下稱為“殿試”。
崇禎皇帝做完這個事情之後,便又微服出宮,去體察民情了。
這個時候,還糧的事情,已經再次推動,大街小巷,都在說著這個事情,畢竟差不多關係到每家每戶的事情,自然是談論的重點了。
崇禎皇帝就在一個茶樓的大堂一角,靜靜地喝茶聽著京師百姓在討論,心中美滋滋的。
“真是沒想到啊,皇上竟然如此重承諾,大家都說不用還了,可皇上還是堅持要還!”
“這有什麼沒想到的,你也不看看皇上是什麼,那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又豈能兒戲?”
“話可不能這麼說!”有一人接過這個話題,做賊似地掃視了下週圍,嗓門低了一點說道:“以前皇帝可不是哦!”
“對啊,這還糧還是按銀行利息來還,皇上那是要額外多付出不少糧食的。”
“是啊,皇上這麼做,真是沒得說的,把我們老百姓真正的當一回事,實在是絕無僅有的好皇帝啊!”
“……”
聽著這些讚賞,崇禎皇帝的心情很愉快。讓周圍暗中護衛的便衣廠衛,也都是很高興,一切其樂融融,氣氛非常的融洽!
聽到後來,崇禎皇帝就聽到他們開始跑題了。
“……”
“這次的借糧,就等於我們是把糧食存在銀行,這比放在自個家裡還好多了。只是很可惜,如今銀行是不收糧食的,要不然,我就把家裡存著的糧食,全部放銀行去了!”
“那可不!真要這樣,誰傻啊,不都把糧食存銀行去好了,反正只要當今皇上在位,那就不可能少了我們的,還能多賺一點利息糧,多美的事!”
“其實,就算沒有利息,只要能換來銀票,那其實也是很划算的!”
“對對對,你這麼一說,確實是,現在的銀票,那是越來越貴了啊!”
“……”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稍微有點意外。自己一直關注軍國大事,在外領兵打仗,這個銀票貴是怎麼回事?
於是,他便開口問剛才說話的一個胖子道:“這位朋友,這銀票越來越貴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