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在想著,豪格卻是先回過神來,如獲至寶,當即哈哈大笑起來道:“沒錯,肯定是這樣的。這下好了,這仗之後,嚴查他們兩個。不但阿濟格要查,代善老兒……”
說到這裡時,他看了嶽託一眼,然後不在乎地繼續說道:“……也要查!這個事情,關係到我大清的國運,一定要徹查到底!”
這個時候,阿濟格已經倒向多鐸和多爾袞這邊,因此,多鐸是不想查阿濟格的。可是,如果明國細作真在阿濟格手下的話,那也必須是要查個明白的。不過,最好是由他或者多爾袞來查,不讓別人,特別是不讓豪格插手是最好的。
這麼想著,多鐸便立刻轉移話題道:“眼下最為關鍵的是,我們要保持給明國皇帝的壓力,卻又不能讓明國皇帝感覺壓力太大而撤退。因此,我建議,我們三部輪流出戰,就和明軍耗著,保持僵持就是最佳的了!”
聽到這話,嶽託也是立刻附和道:“對,如今最重要的,還是不能讓明國皇帝跑了!我們應該要先有這個心理準備,損失多點就多點,千萬不能讓明國皇帝跑了!”
豪格見他們兩人都是這麼說話,又逮著他商議具體拖住明軍的事情,便沒法子,只好把查內奸的事情先放到一邊去再說。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明軍和建虜那是打得轟轟烈烈起來。
“轟轟轟……”
“呯呯呯……”
“嗖嗖嗖……”
“哇哇哇……”
火炮轟鳴聲,火槍射擊聲,弓箭聲,喊殺聲,成為海州城外的主旋律。
建虜這邊,出動步騎攻打明軍大營;而明軍在防守的同時,也會出動驃騎營趁機反擊,戰事打得那是非常地激烈。
正如幾個奴酋所擔心的,雙方兵力差不多,可明軍的裝備要精良得多,又善守,有火器助陣,因此,建虜損失就有點大了。
但是,不管是嶽託、多鐸還是豪格,都是咬牙撐著的,要迷惑明軍,一直拖著明軍等到多爾袞領主力趕到。
當然了,他們三人畢竟也肉疼自己的手下損失,因此,那是一天一派信使,加急趕回去催著多爾袞快點趕到海州城。
不過要徵調全國兵力,多爾袞的事情也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但是,他也知道,不能拖太久,於是,也是各種嚴旨催促,甚至還讓先集結的先走,後到的追趕。
就這麼著,等阿濟格到盛京的時候,多爾袞已經先一步到遼陽了。
他並沒有在遼陽休整,而是日夜兼程,催著手下趕路,這一日,終於趕到鞍山驛堡之後,他才讓大軍休整,同時,他焦急地等待海州那邊的信使。
如果明國皇帝這個時候跑了的話,那他就真得要氣得吐血了。眼看成功在即,可千萬別發生這樣的事情!多爾袞心中想著,甚至都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希望能保佑明國皇帝還在,讓他不至於前功盡棄。
坐等不是他的作風,信使同時派出,前去告訴海州那邊,他這邊再有一兩天的時間,就能趕到。
剛派出信使之後,從海州來的信使也到了鞍山驛堡。
多爾袞聽聞,全然沒有叔父攝政王的威嚴,下意識地站了起來,急急地跑出了大堂,迎面看到由親衛匆匆引過來的信使,就忍不住先喝道:“明國皇帝可還在海州?”
“回殿下,明國皇帝還在海州,今日一戰,我軍又損失了一千人馬!”信使一見,立刻打千跪地,趕緊回答道。
多爾袞一聽,不由得鬆了口氣,渾然沒有管損失的一千人馬,當即興奮地一拍手,哈哈大笑起來道:“好,好,好!”
“……”信使跪在那裡,低著頭,心中有點不舒服。這些天來,大清連續損兵折將在和明軍正面交鋒,雖然今天才損失一千人馬,可這前後加起來,也已經不少了,攝政王就一點都不感到心疼麼?
多爾袞才不管他區區一個信使怎麼想,高興之後就立刻回到大堂內,開始考慮軍隊休整之後,用怎麼樣的方式突然出現在海州?
此時的他,已經不滿足只是把明國皇帝留在海州,最好是把這支來犯之敵,連帶著他們的皇帝,全部都留在海州,這樣一來的話,明國實力元氣大傷,就算再出英明神武的皇帝,大清的日子,也不會再像眼下那麼難過了!
然而,他卻不知道,他這個大明的金牌臥底,已經把情況在第一時間內,就已經稟告到了崇禎皇帝這裡。
看完了竊聽種子處反饋回來的訊息,崇禎皇帝便立刻下旨召開軍議。
等諸將見禮完畢之後,崇禎皇帝便帶著一絲微笑說道:“卿等立刻回去悄然準備,今晚三更開始撤軍,目標是耀州驛,不得有誤!”
這幾天,正和建虜打得高興,突然之間,皇帝就下令半夜撤軍,這讓所有的總兵和監軍都是一愣:這也太突然了吧?
“陛下,為何如此匆忙撤軍?”賀人龍回過神來後,當即出列抱拳請教道。
看到他們都是疑惑不解的樣子,崇禎皇帝心中便想著,你們都感覺不到,那建虜那邊就更是會意外了。
這麼想著,他心情很好,便對賀人龍說道:“奴酋多爾袞已經領著將近六萬人馬到鞍山驛堡了,後續還有兩萬建虜也在繼續趕來。”
一聽這話,中軍大帳內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建虜來這麼多人馬?這是豁出去了吧?
基本上,這是比明軍要多一倍以上的兵力了,而且建虜還是本地作戰,不管是地形還是後勤方面,都是優勢不小的。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