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崇禎皇帝也曾微服出宮,檢視過民情。那個時候,建虜還在京畿之地肆虐,街頭上冷清,還有難民什麼的,可以說,傳說中大明京師之繁華,實在讓他有點失望。
不過這一次,崇禎皇帝出宮之後,便發現所見所聞,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了。
年關將近,大明的大街小巷上,全都是人,嗯,大部分所見,都是喜氣洋洋,歡聲笑語,隨處可見。
不少商家為了吸引顧客,也都是張燈結綵,一看就有年節氣氛,夥計們在吆喝著,天南地北的貨物,都能見到。
崇禎皇帝注意到,稍微有些門面的府邸,都會燃放爆竹,噼裡啪啦的聲音一響,便有一群小孩子聞聲而至,嘻嘻哈哈地好不熱鬧!
……
對於這些情況,崇禎皇帝看得很欣慰。大明就應該是這樣的民情,要是像以前那樣,做皇帝就太失職了。
看到皇帝的眉目之間,都是帶著笑意,在邊上伺候的方正化便帶著笑容恭維道:“老爺,史書所載之盛世場景,也不過如此也!”
對於這個馬屁,崇禎皇帝欣然接受,不過表面上,卻是淡淡地說道:“還是和老爺我想著有差距啊!你且看,大部分百姓還穿不起綾羅綢緞!”
“……”方正化和周圍的錦衣衛護衛一聽,頓時無語,心中紛紛想著,皇上,你是要所有百姓都穿綾羅綢緞,這怎麼可能?
心中如此想著,卻沒人會傻到掃皇帝的興致,自然不敢當面否認,反而敷衍著,連連稱是。
對於這個,崇禎皇帝也看出來了,不過他沒在意。絕大部分百姓都穿上綾羅綢緞,又有什麼稀奇的呢?只要生產力提高了,物質豐富了,老百姓有錢了,穿個綾羅綢緞又算什麼!
這麼想著,他順步就往前走著,繼續看著眼前喜氣洋洋的一幕。有些街頭上,還有表演雜耍什麼的,他也會駐足觀看一會,覺得不錯的,自然給出賞錢,出手大方,往往又引來一陣注目。
看完了一處耍猴的,又享受了一陣有錢人的感覺之後,他剛轉身離開,準備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忽然有人攔在了他面前。邊上扮成家丁的錦衣衛一見,立刻上前攔住。
“這位老爺,我乃西方神下使者,看貴人來年似有破財之兆,特來化解一二。”
崇禎皇帝聞聲一看,只見一個明人,做西方傳教士打扮,正一臉嚴肅地盯著他看,頓時就愣了下。如果在後世,這很常見,不過在這大明朝,還是有點稀罕的。
這人所說這話,有點危言聳聽,不過要是換成一般有錢人的話,聽到這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總會問上一問,瞭解下情況。如此一來,便達到了這人說這種話的目的了。
對於這種伎倆,崇禎皇帝心中有數,不由得冷笑一下,你知道朕是誰麼,也敢忽悠到朕的頭上來?
不過此時,他的心情不錯,也不想理這種人,抬腿便走,準備繼續去看下一處。
那人一見崇禎皇帝不理他,頓時就急了。按照他們傳教的慣例,一般都是先向官吏,富戶下手。
官吏那邊,這人還不夠格,不過富戶麼,就可以碰碰運氣了。
此時看到盯了多時的大肥羊似乎沒興趣,要走,就連忙提高了一點聲音說道:“這位施主,點石成金之術,可有興趣?”
點石成金之術?崇禎皇帝一聽,便站住了腳步,轉頭看向那人,心中想著,你忽悠誰呢,竟然敢說點石成金,信不信朕做過的化學實驗,比你們所有人加起來的都要多!
看到崇禎皇帝站住身子,那人不由得一喜。看來有錢人果然是對來錢感興趣。於是,他連忙抓住機會,立刻化為神秘的表情,試圖靠近崇禎皇帝,不過還是被便衣錦衣衛攔了下來,就只好遠遠地對崇禎皇帝說道:“這位施主,我們西方神的點石成金之術,那可是出了名的,如果你誠心,有神使大人考核可以入教的話,便可傳授點石成金之術也!”
不出所料,危言聳聽,又或者誇張利誘,都是為了這拉人入教。
在這個時代,大明的百姓還多是信佛道,其中大明皇帝,多是通道教,最為有名的,自然是想長生的嘉靖皇帝了,整天在宮裡修煉。
這個西方教的,崇禎皇帝也想起來,那個傳教士湯若望千方百計的靠近原本的崇禎皇帝,用西洋玩意為敲門磚,最終被封了一個欽天監的官,替大明在譯著曆書,推步天文,製作儀器。並且替大明鑄造過火炮,並以此功勞,還奏請原來的崇禎皇帝賜“欽褒天學”四字,制匾分送各地教堂懸掛。
想起這個,崇禎皇帝就有點不喜了。他的眼光,當然不像大明的人,只侷限於看到的東西。而是根據後世的記載,知道這個時代的西方傳教士,更多的是西夷擴張的一種,精神上的擴張,和西夷的火槍火炮殖民相結合。
對世界有貢獻麼?是有,比如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但是,更多的,是帶去了血與火!哪怕是在大明,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只是被大明給打趴下了,不敢再用強而已。
想著這些,崇禎皇帝便皺了下眉頭,心中不喜,轉身便走,讓那人非常地失望。感覺這些年來,大明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這傳教大事就越來越難了,如此一來,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學到那點石成金之術呢?
崇禎皇帝才不管呢,繼續逛了一會,忽然,方正化靠近他,低聲奏道:“老爺,有熟人過來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