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智謀,自己會輸給誰?就算是勇力,也能和那些封王嫁女之輩一分高下的。唉,文武雙全,卻奈何命運不眷顧,被這些武夫給趕超了!
想到這裡,他忽然動了念頭,要不,改走武將這條路好了。剛才皇上都說了,大清以武立國,武是根本,不能有影響的。如此一來,要是自己改走武將這條路的話,未來成就會輸給他們?就這個尚可喜,還封了個什麼智順王!呵呵,自己才是文武雙全好不好?
范文程正在想著時,皇太極已經把奏章看完了。隨後,他略微皺著眉頭,對范文程和寧完我說道:“智順王的意思,是想要擴充我大清水師的實力,卿等以為如何?”
人的本能,對於一望無垠的大海,都是會畏懼的。如果可以選擇,一定會覺得腳踏實地才會安心。
這個年代,根本就沒有氣象監測,就算經驗豐富的漁民,也不能避免大海的變臉,不說颶風了,就只是海浪變大,就能讓多少海上的人再也回不去。
不要說皇太極了,就連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也都畏懼大海,不想踏足大海,去探索大海的未知。
因此,皇太極在看了尚可喜這份奏章之後,他本能地有點抗拒。
不過尚可喜在奏章中也詳細講述了大清水師要是強大的話,會給大清帶來什麼好處。因此,皇太極也沒有立刻否決,只是想再聽聽謀臣的意見。
最先接到尚可喜奏章的范文程看了之後,轉給寧完我看,而他自己,似乎是在思索,並沒有立刻說話。
事實上,范文程也確實在想事情。
他在想著,要是大清水師正如奏章中所言,擴充強大起來的話,那統帥之人自然非尚可喜不可,畢竟他在明國那邊的時候,是一直執掌水師的。水師強大,尚可喜實權更大。要是達到尚可喜在奏章中所展望的那樣,那他的權勢,怕是幾位親王,都要看他臉色,就更不用說自己了!
想到這裡,范文程心中沒來由地多了一點戾氣。不過好在他城府夠深,就算他心中罵死皇太極,估計表面上都能露著笑臉奉承皇太極的這種。因此,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麼。
他在尋思著,這事該怎麼給皇太極反饋。
正在這時,後看完奏章的寧完我卻先開口奏道:“陛下,奴才以為,此事還需慎重!”
“哦?”皇太極聽了,只是回應一聲,要聽他的理由。
“陛下請想,其他不說,就如智順王所言,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大清水師出來!”寧完我立刻恭敬地說道,“可是,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萬一出征明國,要跨越那麼遠的海路時,突然天氣驟變,一個不小心,那可是要全部打水漂的。此事不是奴才危言聳聽,當年前元征討倭國,第一次,颶風突至,使前元損失軍力近兩萬,戰船兩百來艘。第二次,前元派出軍隊近二十萬,戰船合計達四千五百多艘,如此龐大的水師,也同樣被颶風突至而全軍覆沒!”
說到這裡,寧完我表現得非常懇切,一心為大清著想的表情勸諫道:“陛下,我大清國力可不像前元那般,耗不起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此等後果,水師越強,則萬一發生的後果,就越難承受。奴才為大清,為皇上著想,智順王之提議,萬萬不能答應啊!”
皇太極之前可從未關注過海上的事情,因此聽到他這話時,頓時大吃一驚。前後兩次,一次比一次兵力多,戰船多,結果都沒有例外,全部被颶風毀滅。這麼嚴重的後果,一如寧完我所說,他壓根就承受不起。
不過,他還是轉頭看向范文程,帶著一點驚疑之色問道:“範卿,前元之敗,真如寧卿所言?”
“陛下,此乃史書所載,確有其事!”范文程不知為何,心中很通暢,立刻恭敬地回奏道。
聽到這話,皇太極再無懷疑,稍微想了一會,便提起御筆,就給尚可喜這奏章做批示了。
不用說,他肯定是不同意尚可喜的這個建議了。不過回話比較委婉,只是告訴尚可喜,目前五十來艘戰船,已經差不多能保護明國商人和大清做買賣了,其他事情,以後再說。
當然了,為了寬慰尚可喜,皇太極也忍痛撥了一些物資過去,讓尚可喜修補戰船,修造港口,訓練水師之用。至少比起之前把水師給荒廢掉,是要進一步了。
批覆完了之後,便讓人快馬送回金州。
與此同時,在山東半島尖上,有一座劉公島,這個島的面積並不大,只有三平方公里多點,島的海岸線也就長三十里左右。
這個時候,大明還是漕運為主,鮮有海船來往。因此劉公島這裡,偶爾才能見到有船隻停靠休整。
可這一次,卻有兩艘大船一起停靠了過來,讓島上少得可憐的住戶都過來看稀奇。
但是,奇怪的是,這兩艘船上的人,卻都躲在船艙裡並不出來,也不讓人上去,只有幾個人下了船,上了岸。
為首那人,一口大明官話,說得比誰都好,施禮問岸上人群中的一名老者道:“請問老丈,這裡可是劉公島?”
聽到這口音,那老者就不敢怠慢了,連忙回禮說道:“這裡正是劉公島。”
此時,遠在京師的崇禎皇帝,也立刻得到了一個結論:原來伍忠剛登上了劉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