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明軍將士們,看著用建虜禮親王和三千建虜軍卒性命交換回來的三人,過了好長一會之後,他們便紛紛轉頭看向城頭上御駕所在。
皇帝,位居九重之上,統御萬千生靈。按理來說,高不可攀。但是,這一刻,他們卻感覺,自己和皇帝之間,其實離得並不遠。
皇上,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不是那種居於廟堂之上,只能用來瞻仰的。
對於他的臣民百姓,他會想盡辦法去保護他們,對於忠貞之士,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會去挽救他們。
皇上,是真得用他的實際行動,在向他的臣民做出表率,懲惡揚善!
有史以來,英明神武的皇帝是有不少,可是,像如今皇上一樣的皇帝,卻是難得有一個,大都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有這樣的皇帝,真是我輩之幸,大明百姓之幸也!
最終,不用人去刻意引導,在交換完成之後,將近兩萬明軍,不約而同地向金州城頭上那個偉岸的皇帝跪了下去,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已經踏上返程的代善,聽到身後傳來的這士氣高昂的聲音,不由得嘆了口氣,一點都沒有為自己逃出昇天而感到高興。
在走了一段路之後,嶽託的一名親信便上了車,見他情緒非常低落,便對他說道:“王爺,您還得保重身體,盛京的事情,必須要您去鎮著才行!”
代善聽了有點奇怪,便問他道:“盛京的事情,自有皇上做主。本王這次回去,失陷金州之罪,都還要向皇上請罪……”
知道代善還不知道,這嶽託心腹便立刻低聲說道:“陛下已經歸天,並沒有遺旨指定繼位人選,如今盛京城內劍拔弩張,都在盯著皇帝位置。主子的意思,是王爺回去之後,能用王爺您的威信,震懾他們,說不定,大清皇位,也該輪到主子這一脈了。”
沒錯,皇帝的位置,人人都眼紅,就算是嶽託,也不例外。如今他救出他爹,那他這一脈,就是兩個大清親王,份量比起其他各脈,都要重一些了。對於皇位,也是能爭上一爭了。
此時,代善聽了,卻並沒有被皇位問題而吸引,相反,他對於皇太極的死,實在太過意外,一時之間,愣在了那裡。
在他的上半輩子,其實一直在和皇太極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但是,不管他怎麼用勁,哪怕聯合了阿敏等人,最終也都敗在了皇太極的手中,只能聽從皇太極的號令。
在他的下半輩子,他又親眼見到皇太極接過先汗的位置之後,建州女真越來越強大,最終建國稱帝,雄霸遼東和草原,甚至還打得朝鮮稱臣納貢。
因此,到了後來,他是認命了,也服了皇太極,再也沒有半點別的想法。
可是,此時,他突然聽到,皇太極死了!就在大清這麼困難的時候,皇太極卻死了!
過了好一會,代善忽然回過神來,以他這個年齡少有的敏捷,一把抓住了那人的衣領,厲聲喝問道:“皇上好好的,怎麼就沒了?怎麼回事,為何會如此突然?”
那人剛剛還覺得代善似乎就成了一個暮氣沉沉的老頭,可突然之間,就又成了一頭老虎,頓時,有點嚇到了,畢竟代善叱吒風雲的時候,他還在玩泥巴。
他不敢怠慢,連忙回答道:“皇上是氣吐血了,御醫交代,不能生氣,結果又生氣,又吐了好幾次血,然後……然後……”
聽到這話,代善的腦海中,立刻閃過了之前時候,皇太極吐血的場景。不知道為什麼,他的腦海中,也立刻出現了崇禎皇帝的面容。
皇太極的死,那個明國皇帝絕對是有關係的!不過,那又怎麼樣,人家是明國皇帝,能奈其何?
想到這個,他又想起了,剛才聽到的,說盛京那邊,為了爭奪皇位,已經劍拔弩張了。頓時,他就急了。
如果現在是太平盛世,或者說大清沒有如今的困境,代善倒不介意爭一爭皇位。但是此時此刻,他深切感受到明國皇帝的威脅,也親身參與了建州女真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他絕不允許大清起內訌,從而分崩離析。
這麼想著,從金州城頭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心灰意冷,好像風度殘年的老人,忽然之間,他又煥發了鬥志,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當即催著快走,立刻趕回盛京。
對於代善的這個變化,崇禎皇帝也不是萬能的,之前並沒有想到。雖然事後他透過代善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獲悉,第一是追之不易,第二崇禎皇帝相信,就算是皇太極還活著,都鬥不過自己,更不要說,皇太極已經死了。
因此,他就沒管代善這事了,甚至隱隱還有點期待,建虜的歷史,在自己這個蝴蝶翅膀的扇動下,最終又會怎麼走呢?
此時的崇禎皇帝,也是在忙著,接見了陳紹宗母親,給其榮耀,封誥命夫人,賜京師府邸一座,隨駕回京。
陳紹宗倒沒有回去,而是自己強烈要求留下殺虜。按照他的說法,他說他對遼東很熟悉,留在遼東比去京師要更能有用的。他母親也支援他,囑咐他一定要忠君報國,以謝皇上隆恩!
對此,崇禎皇帝也沒有勉強。對於耿仲明的遺體,就葬在金州城外,這片他曾經奮鬥過的土地上。不過靈牌會帶去京師,移入京師的忠烈祠內,享大明香火,與國同存。
至於耿繼茂,應大明將士中一些人的強烈要求,先是枷鎖示眾三天,受盡了口水,被人唾棄,然後,凌遲處置,在剩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封入銅像,跪在他老子的墳前懺悔。只要大明存在一日,他就會跪在這裡一日,被大明百姓唾棄,當作反面教材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