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要應付城外東江軍就已經很難了,如今又有新的明軍開過來,更為糟糕的是,大清的援軍被打敗了,那金州城根本就不可能堅持到新的援軍到來!
此時,金州城頭上,是死一般的安靜。這些建虜,全都沒有了鬥志。
想尋死不成的代善,看到這種情況,卻反而激發了他骨子裡的兇性。
頹廢絕望之色,轉瞬不見,這老了的老虎,終歸還是老虎,立刻吩咐他的親衛道:“傳本王軍令,三千騎軍,不是明軍想滅就滅的,肯定有逃走的。知道金州這邊有明軍上岸,其他援軍肯定很快就能趕到,堅持就是勝利!”
“明軍一直龜縮在海上,大清早就想打卻無可奈何,如今明軍竟然上岸來找死,那這一次,就是東江軍毀滅之日!”代善發狠地繼續說道,“只要我們能堅持到援軍到來,滅掉東江軍的大功,就是我們的了。皇上大喜之下,肯定會輪功封爵!”
“傳令全軍知曉,皇上其實對明軍上岸早有預料,之前就已經在調兵遣將,只是怕明軍發現才佈置地比較遠,只要多堅持一會,援軍很快就能到達!”
“明軍對我大清軍隊毫無人性,要是城破的話,所有人都會被處死。想要活命,想要軍功,想要封爵,就和明軍拼了,死守住金州城!”
“……”
還真別說,代善的這一系列軍令,都是針對人性的弱點,有威逼利誘各種手段。因此這些軍令一傳下去,還真是有點用處。
原本瀰漫著絕望氣氛的城頭上,不少建虜又活了過來,大聲吆喝著,一定要堅持下去。
而此時,城外遠處的紅色長龍,已經離金州城越發地近了。
有一隊大明騎軍離開大隊,飛馳而來。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的手中,是建虜的各類旗幟。
“大捷,全殲三千建虜騎軍!大捷,全殲三千建虜騎軍……”
看著那些繳獲來的旗幟,聽著報捷的聲音,東江軍將士們,全都齊聲高呼了起來:“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所有人都振臂在歡呼,向報捷的同袍行注目禮。
而報捷的明軍將士則展示著繳獲的旗幟,繞著金州城跑了一圈,最後丟在北門城下。
城頭上的建虜,剛剛被代善刺激起來計程車氣,頓時又低落了下去。再好的蠱惑,都抵不上親眼見到那一面面大清的旗幟,被明軍棄在城頭下面。
與此同時,城外明軍的歡呼聲,也不可避免地在打擊著城頭上計程車氣。
遠處的紅色長龍,又已經近了不少。
城頭上,有建虜看著那條長龍,忽然驚詫地說道:“那是什麼?”
事實上,都不用他來說,其他人都已經看到了,明黃色的尊貴顏色,皇帝的儀仗,雖然不是全套那種,可華蓋,還有一身龍袍,再加上週圍跟著的,都是飛魚服,就算建虜,也知道,有如此行頭的,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大明皇帝!
肯定不會有錯,是大明皇帝來了!
得到這個結論,城頭上的建虜,在恍然大悟明國的援軍來自哪裡的同時,一下把代善鼓起來的那些士氣給徹底打擊沒了!明國皇帝都來了,不用說,這支新出現的軍隊,就肯定是御林軍了。
他們可以瞧不起東江軍,但是,明國皇帝的御林軍,那是殲滅了睿親王多爾袞的萬餘大清軍隊,殲滅了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萬餘大清軍隊,這一次次的戰績,可是誰也抹不去忘不掉的。
就憑三千兵力,在東江軍和明國皇帝親自領著御林軍圍城的情況下,想要堅持到援軍趕來,就算是三歲小孩也不會信啊!
就連代善本人,當他看到明國皇帝的御駕時,他自己都萎了。要知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是說得天花亂墜,那也是沒有一點用的。除非那三千騎軍沒有派出去,還在城裡的,說不定還能堅持一些天的。
可是如今……
事實上,就算那三千騎軍在城裡,崇禎皇帝要想拿下金州城的話,也是可以做到的。
他自己帶著一萬多勇衛營和磐石營中抽調出來的精銳,而東江軍這邊除去牽制吸引建虜的部分兵力外,也能有五千左右的兵力。一萬六七千的大明精銳,又有眾多攻城器械,還有無數火炮,這個火炮是真不少,最多是從戰船上搬下來比較麻煩,就憑六千多建虜守的金州城,絕對是能打下來的。
但是,崇禎皇帝不想把這個金州城打得殘破不堪,畢竟接下來,這個金州城是大明的了,他帶來的這一萬多勇衛營和磐石營的精銳,要守住金州,過了這個冬天,到明年去的。要打破了,回頭有沒有時間修都不知道,對於後續的戰事就不利了。
按理來說,這金州在遼東半島的尖角上,離遼東腹地還遠著,皇太極不至於瘋到要領建虜主力來攻打金州。可不管怎麼樣,都要做好這種準備。
就是這個原因,崇禎皇帝才引蛇出洞,讓陳紹宗分些金州城的兵力出來,這樣就能方便快速打下金州城。只是他沒想到,代善還真大方,不但沒有在兩千騎軍的要求上討價還價,反而大方地把他手頭的騎軍,也就是金州城內的精銳,都給派了出去。
從某種程度上說,建虜崛起,還是有他的道理的。至少他們各部之間,做事並不只是為自己考慮。建虜這個整體,雖然有內鬥,但在對外方面,還是比較團結的。
不過,這一次,卻因為這個“團結”,反而讓金州城的守備力量更為薄弱。
終於,崇禎皇帝的御駕近了。
保定總督盧象升領著他手下將領急忙迎過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東江軍五千多將士,帶著欣喜,差不多是齊聲高呼,聲音之響,震得城頭上建虜的耳朵都是“嗡嗡嗡”地響。
城外明軍有多高興,城頭上的建虜就有多悲苦!
城外明軍有多興奮,城頭上的建虜就有多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