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張溥,崇禎皇帝其實是一直在關注的。對於他被人捧著,慢慢地接受所謂的人情往來,甚至連他用難以想象的低價,在揚州府買到一套豪宅大院,崇禎皇帝也是透過竊聽種子,在第一時間知道了。
這樣的情況,崇禎皇帝倒沒有說有多憤怒,這是官場上自然而然會遇到的情況,就看張溥自己怎麼去做了。如果就是下去不改變,那麼他就和大部分官員沒什麼兩樣,當官久了就成了貪官汙吏中的一員。如果他自己能改變,醒悟的話,以張溥的才能,就可以更進一步去用他,而不是隻把他當所謂的酷吏。
讓崇禎皇帝有點沒想到的是,東廠檔頭姜冬,卻是始終保持著初心,竟然去告誡了張溥。
一般來說,哪怕是監察百官的東廠,很多人剛成為其中一員的時候,未嘗沒有為國為民之心。只是權力掌握得久了,被糖衣炮彈攻擊之後,往往就會淪陷,轉而和被監察的官員一起同流合汙。
在崇禎十二年的時候,自己剛穿越過來之後,整頓了一次廠衛。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年,雖然姜冬是個好樣的,但不代表其他人都是這樣。
在張溥母親給張溥說拉姜冬下水的那話時,崇禎皇帝就警醒了。廠衛這邊,還是要經常敲打才行,也要從制度上來保證廠衛的清廉。
在領軍前往大同府的路上,崇禎皇帝就為此想了很多。
能保持初心的廠衛,必須要及時鼓勵,這是其一;當然,已經墮落了的廠衛,那就要立刻嚴加懲處,不能讓這種老鼠屎把周圍的米都給染壞了。
另外,廠衛監督的範圍職責,要實現輪換制。
就比如說姜冬這裡,他已經跟了張溥兩年了,相處久了就容易一起墮落。要進行輪換制。如此一來,就算張溥想拉東廠的人下水,可這東廠的人經常輪換,那拉人下水的成本也就高了。另外,只要換到一個保持初心的廠衛,那麼張溥的事情都會被揭發出來。
當然了,這只是舉個例子,張溥用斷指發誓,這個題材,要好好在官場上宣傳,就把張溥再推出來,號召所有官員向張溥學習。
從張溥的這次事件中,崇禎皇帝另外還有一件事情,那是相當不滿意的。就是地方都察院的官員,竟然因為張溥如今掌握了大權,位高權重,就也跟著去巴結,走人情去了。
反過來說,地方都察院有監察地方官員之責,他們是不是也會被地方官員的糖衣炮彈攻擊,這個應該很有可能。看來地方都察院也要實現輪換制,不能讓監察官員在一個地方久待。另外,作為都察院的御史,必須要在上任之初登記財產收入,大於多少銀兩收入的,在都察院體系內進行報備,一旦查出有隱瞞不報,或者來路不明的財物,交代不清楚的就要論罪。
另外,要禁止地方都察院的御史人情往來,哪怕是同年好友什麼的,也全都不能交往。這樣做或者有點不講人情,但崇禎皇帝覺得,對於監察地方官員的御史,就應該和其他官員保持距離。要不然的話,就算不收取賄賂什麼的,雙方吃吃喝喝的,有了情面,就肯定會妨礙地方監察官員的工作。
監察官員,就應該塑造成不講情面,那種冷麵的,難以親近的官員才好。當然了,因為地方都察院還接受民告官,因此,對於民情的瞭解,也是要有必要的。因此,也不能一直待在地方都察院內,和誰都不往來。必須要走出都察院,便服走到百姓中間去,去聽,去了解,同時要記錄行程見聞,最終擇其重要的,行程當地的檔案留存,甚至可以上報京師都察院,以便京師這邊,能對全國的民情也有個瞭解。
還有,對於監察官員的生活,朝廷這邊也要去了解,必須要讓他們衣食無憂,至少不能像當年的海瑞那樣。總之,清官可以富,而不是清官就是要穿打補丁的衣服,自己親自去種田種菜這種。真要這樣的話,又能有多少海瑞會存在?
就一個張溥的事情,崇禎皇帝關於吏治方面,想了好多。不過他感覺,光是這些還不夠。但已經想到的事情,可以先做起來。
於是,就在晚上宿營的時候,崇禎皇帝寫了一道旨意,把自己的想法都寫了,然後發往京師,令內閣和司禮監以及六部九卿,包括東廠在內進行討論補充,定稿之後再回奏給他確認。
忙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也領軍到達了大同府。
在大同府的周邊,還能看到建虜和蒙古聯軍入侵之後的痕跡。
周邊一些莊堡,防禦能力強的,在看到烽火的第一時間,所有人就躲進莊堡內嚴加防備,因此沒有什麼事情,但是,莊堡外的一切,不是被搶,就是被破壞了,可謂滿目瘡痍。
還有一些莊堡,防禦能力弱的,看到烽火訊號,知道是草原上的敵人大舉入侵,就立刻逃到了周邊去躲藏。建虜和蒙古人一來,就把所有的一切都燒了。如今,莊堡的百姓已經返回,正在重建家園。
然而,老百姓自己的能力很有限,大部分人,都還是露天住宿,等著房子先蓋好才行。
崇禎皇帝一到,所有的百姓都跪地迎接。
一眼看去,不管是衣著還是面色,都能看出,百姓的日子過得並不好。想想也是,邊關地帶,常年受兵災,每年的秋天,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更有打秋谷的慣例,也就是會入關劫掠。在這樣的環境下,百姓要能過好日子就怪了。
如今已經是九月份了,北方的天氣已經轉冷,特別是在晚上,天氣就更冷。百姓還在重建家園,根本就還沒住的地方,晚上肯定非常難熬。
看到這一幕,崇禎皇帝心情有點沉重。都不管聞訊趕來的大同府文武官員,下了馬,在錦衣衛的護衛之下,走向了百姓中間。
他先是上前,扶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並沒有說話,老人也不敢說話。然後,崇禎皇帝又扶起邊上的另外一個幼童,摸摸他的腦袋,面黃肌瘦的,實在讓人心疼。
轉目四顧,看著他們,崇禎皇帝深吸一口氣,忽然大聲說道:“朕來了,這一次,會打得草原上的那些雜種再不敢入關,朕保證,朕必定以最大的努力,保證大家安居樂業!”
這些跪著的百姓聽了,頓時都有點詫異。要知道,皇上可是金口玉言的,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難道皇上真得有把握,讓草原上的那些韃虜真得以後都不敢入關了?這可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