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親衛見了,有點不解,就怕自己的主子打了敗仗,有點失心瘋,連忙擔憂地問情況。
只見嶽託用手一指平壤城,開心地說道:“本貝勒是笑這明國總督盧象升,乃是一個迂腐之人。這盧象升確實是個有本事的,恐怕也明白,平壤城無法守,他想跑了!但是,他不是第一時間逃走,反而是要先讓朝鮮百姓先走,這麼迂腐的事情,也只有他們這種漢人能做得出來!如今本貝勒既然知道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讓他們走不得!”
他的親衛聽了,都是哈哈大笑,跟著他們的主子一起嘲笑起來。
不過其中也有人對《三國演義》聽得多了,心中也有點疑惑,劉皇叔撤軍的時候,似乎也帶著百姓一起走,這應該也算是迂腐之人吧?可是,在評書中,他不是贏得了民心,最後還建立了蜀國!這盧象升也這麼做,難道是真得迂腐麼?
當然了,他也只敢在心中想想,並不敢把這話說出來。
嶽託自然不知道自己親衛中有和他意見不同的,此時的他,又立刻傳下軍令,讓騎軍順江而下,尋找大同江狹窄的地方,不管用什麼辦法,要阻止明國船隻透過。
還真別說,大同江確實不是一直都是很寬的,也有狹窄的地方。不過嶽託手中的騎軍少了一點,就在岸邊用箭射,雖然能射中船隻,可影響卻是有限。歸根結底,還是他們的騎軍太少,沒法形成對江面船隻的威脅。
不過很快,對於嶽託來說,好訊息來了。
多鐸和豪格所部,從朝鮮南部迅速回師,所部騎軍先一步趕回了平壤。
緊隨其後,皇太極這邊主力所派之騎軍也趕到了平壤。
頓時,平壤城外,到處都是建虜的騎軍,只是目測一下,就能看到至少不少於兩萬騎軍,建虜軍隊的數量一下便佔據了絕對優勢。
這些騎軍除了圍住平壤城外,也開始往大同江狹窄的地方集結,不但是射箭,甚至還射火箭,真得如同下箭雨一般。明軍水師船隻,要再想透過建虜的阻攔,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一兩艘船硬衝可能還可以,但規模大的話,就難了。
平壤城頭,盧象升站在那裡瞭望敵情,神情變得非常嚴峻。他們沒想到,朝鮮這邊的建虜回師平壤之外,建虜竟然又從遼東方向增援了更多的兵力過來。這先行趕到的騎軍就有如此之多,那等步軍到達的話,不知道還有多少!
“本官還是有點輕視了,沒想到建虜對我明軍竟然如此重視!”盧象升看著城外,忍不住感慨一句道。
從這兵力規模上來看,建虜估計要搬空遼東的大部分兵力,算起來,至少應該會來七八萬軍隊,而自己這邊,連一萬都不到,就算加上朝鮮軍隊,也不到兩萬人,這蒼鷹搏兔之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想著這個,盧象升不由得對那奴酋皇太極,心中也多了一絲佩服。要知道,為了消滅自己這部分明軍,動用這麼多的軍隊,那也是要魄力的。畢竟建虜原本就物資貧乏,動用大軍,那消耗的物資也就很大。而且作為奴酋來說,還要考慮遼東局勢,考慮寧錦明軍等等事情,盡起建虜主力來襲的決定,絕對不是隨便就能做出來的。
“大人,這說明我們已經把建虜打疼了!”邊上跟著的李定國聽了,臉色嚴肅地回應了一句,而後話鋒一轉,又趕緊勸盧象升道,“大人,如今形勢已經明朗,建虜主力盡出,平壤城危在旦夕,還請大人趁夜坐船離開。”
水師船隻所留已經不多,需要等到水師返航才行。平壤城內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軍卒,不過沒法撤走,但要想撤走盧象升等人,還是可以的。
不過,盧象升拒絕了,就見他搖搖頭說道:“本官身為大軍統帥,如果先走的話,軍心必亂,則平壤必定很快陷落,如何能行?”
“可是,大人不走,我明軍不撤,建虜主力一到,再想走就難了!”李定國聽了,還是再勸道,“一個不小心,我東江軍要是在平壤城全軍覆沒的話,皇上那邊怎麼交代?”
聽到這話,盧象升也是嚴肅了臉,還是搖搖頭說道:“本官真是要向皇上有個交代,才不能先撤。要是本官領著東江軍先走的話,朝鮮這邊,必定心冷。我大明作為朝鮮的宗主國,絕對不能棄朝鮮于不顧。要不然,本官就不必領軍增援平壤。難道本官在增援之前,會不知道發生如今局勢的可能性?”
很顯然,盧象升是文官,他考慮的角度,和李定國等人是不同的。他除了打仗之外,還要照顧政治。而且,大明援救朝鮮,也不止是因為朝鮮是宗藩國這麼簡單。要消滅建虜,必須要先削弱建虜,朝鮮在遼東的東邊,如果能堅定地站在大明這邊,那麼東江軍依託朝鮮就能更好地對遼東建虜起到牽制作用。就比如說這一次,建虜盡起主力攻入朝鮮,這就是牽制住了建虜,讓建虜根本沒有時間和實力再繞道蒙古草原去入侵關內。
盧象升看著李定國,語氣和緩了一點又道:“其實,這一仗,建虜也不是那麼容易打的。平壤城,在朝鮮原本就是一座堅城來的。而如今,本官已經撤走傷兵,又撤走了大部分百姓,不過糧草物資這些沒有讓他們帶走,這些對於守住平壤,都是很有必要的。建虜要想攻破平壤,消滅我部,本官也一定會讓建虜付出慘重的代價!”
說到這裡,他轉身回去,看著城外的建虜,又感慨一聲道:“你是軍中善於思考的,本官一直很欣賞。如今之局勢,本官可以再給你說說。”
李定國聽了,便知道盧象升心中,對於眼前的戰事猶如明鏡一般,他早已料到如今情況會發生的可能性,根本就不用自己來勸。而且,他如今還要教導自己,於是,李定國就立刻洗耳恭聽起來。
就聽盧象升給他說道:“對付遼東建虜,最好的方式,就是東江軍和關寧軍一東一西,一起夾擊遼東建虜。不管遼東建虜想要攻打那一邊,另外一邊就出兵策應。如此一來,遼東建虜就會左右為難,被我大明壓著打,從戰略上,就佔據了主動優勢。而不是關寧軍只是縮在堅城裡,僅僅東江軍出擊而已!”
聽到這話,李定國忍不住說道:“可是大人,關寧軍從未有過向遼東主動出擊的情況,他們就算知道了我們東江軍的這次行動,也未必會向遼東腹地出兵牽制建虜吧?再者說了,建虜打仗,末將看著還是有章法的,他們肯定也會防著關寧軍吧?”
聽到這話,盧象升微微點頭,而後轉頭看向大明京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