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崇禎竊聽系統 > 272 為百姓而戰

272 為百姓而戰 (第2/2頁)

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這天下是皇帝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朱家的。皇帝出征,也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可是,如今他們第一次聽到了這麼一個說法,而且還是皇上親口所說。

仔細想想,好像也是有道理。

皇上親自出徵,消滅了河套韃虜,那麼陝西那邊的百姓,就再也不用擔心河套韃虜會入關打草谷,他們不用再遭兵災;圍剿了流賊,那麼中原百姓就再也不用擔心兵災,日子也能過得安寧。從這個角度來說,皇上不就是在為百姓而戰麼!

想到這個,這些百姓也激動了,他們低聲地互相傳遞這句話,再聯絡皇上之前所說話的傳言,比如“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話,從而印證出一個結論,當今皇上,就是真正為民著想的皇帝!

於是,隨著崇禎皇帝這次出征歸來之後,他在京師的威望原本就高,如今更是又高了一個層次。如果有人在說皇帝的壞話,比如皇上鐵血無情,比如皇上殺了好多人,抄家了好多什麼之類的,就立刻會有京師百姓上去懟,甚至群起而攻之,不管這人是否身穿綾羅綢緞,不管這人是哪個府上,或者外地來的,都沒有例外。

對於這些,崇禎皇帝倒還不知道,他在回了皇宮之後,就立刻審閱奏章。這個苦逼的差事是皇帝權力的象徵,也是他通盤掌握全國事情所必須要做的。

讓他擔心的是,果然是沒幾個好訊息。其中最壞的訊息,就是江南遭受洪水之災,淹沒了好多城鎮,主要是集中在長江沿岸。另外,廣東那邊,又遭了颱風,很多房屋被刮到,百姓失蹤,更不用說颱風來得時候,不少漁民來不及躲避,就再也沒有回來。

南澇北旱這句話,還真不是說說而已。

藩王主要集中在北方,這一次,透過壓榨藩王府的錢糧,還有事先調集了糧食去北方旱災區域,算是勉強能熬一熬的。可是,這南方的水澇,卻又如此嚴重,讓他不得不擔心南方的民情。

看他憂慮的樣子,首輔薛國觀便奏對安慰道:“陛下,南方水澇,其實年年都有發生,不管怎麼樣,南方那邊多吃的,不像北方這邊一樣,會發生後續連續的饑荒,擴大災害的影響。”

看到皇帝還是皺著眉頭,似乎一點都沒有因此而輕鬆一些,薛國觀便再次奏道:“事實上,這次的奏章上來之後,微臣查過這些年南方水澇的記錄,有幾年的情況比今年還糟,最終也都挺過來了!”

崇禎皇帝聽了,便向他要了有關資料,仔細地看了起來。

確實如薛國觀所言,往年有颱風波及幾個省份,甚至引發暴雨,不止淹了長江下游的情況發生。可是,崇禎皇帝卻沒什麼影響。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奏章,再仔細想想,他便發現,以前的時候,災情發生,都是事後再報,並且在文字說明上本著大事化小的寫法。讓看得人看了之後,就有了南方災情其實沒什麼的感覺。

他並不知道,今年的災情,比起以往,不但及時而且強烈要求朝廷賑災,給人感覺南方災情嚴重,和以往的做法不一樣,正是由崇禎皇帝自己的原因引起的。

他當場摘了南陽巡撫的烏紗帽,以及那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話,都是迅速在全國各地傳開了。湖廣那邊,水陸四通八達,更是傳播快速。

那些地方上的官員聽到之後,那敢再有隱瞞災情,為了自己的烏紗帽,為了防止以為被皇帝查出來,同樣摘了自己的烏紗帽,他們寧可把事情往嚴重裡說,也不敢大事化小了。

當然了,至於災情如此重大的原因,他們都會歸結為天災太嚴重,而不會說明是自己預防不當。比如事先沒有加固房屋,比如沒有興修河道,鞏固堤壩等等。

南方的災情如此嚴重,崇禎皇帝身為後世人,當然也知道南方的颱風、洪災會有多少。事實上,哪怕有後世的預警機制,每年的百姓損失,還是難以估計的。

南澇北旱,全都是要重視的。否則,遭災的百姓對於朝廷,就會少了一分向心力,嚴重的,就是又有流賊產生。

可是,賑災就必須要有錢才行。崇禎皇帝一查大明皇家銀行這邊,卻發現之前抄家晉商、權貴得來的銀子已經所剩不多了。

北方的旱災,兵災,各地災後重建,特別是邊軍所欠的軍餉,都是很大的耗銀大戶。另外,崇禎皇帝曾有交代,兵仗局那邊,要保持物資充足,打造軍械不能影響,山東、山海關等地對虜戰事的準備,也是一個耗錢大戶。特別是山東那邊,東江鎮要重建,訓練軍卒,造船等等,也是一個耗錢的無底洞。

事實上,崇禎皇帝這一次出征,其實也耗了不少錢糧。不過虧了是全殲了河套韃虜,有無數的戰利品,按價值算起來,差不多能互相抵消了。

但實際上,光是那些戰馬,要消耗的馬料等物資,就又多了一筆開銷。所謂一個騎兵能養好多個步卒,並不是說說而已的。

財政上的難題,又要再次出現,這讓首輔和戶部尚書都非常擔心。可是,他們卻也知道,皇上已經給他們講明過,銀錢上的缺失,決不能透過加印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來補充。

當然了,事實上,沒有皇帝親自下旨,他們誰也別想讓大明皇家銀行那邊加印銀票。

如今這個事情重新擺在了明面上,崇禎皇帝卻沒有多少擔心。因為他有法子,能保證銀錢的供應。不過暫時,他不打算公之於眾,馬上行動起來。因為,他想趁這個機會,趁機革新稅制。朝廷國庫的收入,必須要充盈起來才行。

於是,他先發出一道旨意,要求全國各地官員,必須要種植紅薯,並且明旨交代,所種紅薯,不得侵佔目前已有糧田。也就是說,種紅薯,必須是要在荒山野地裡種植。而到時候收穫紅薯的多少,將會成為地方官員政績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

至於如何種紅薯,徐光啟已經在《農政全書》中寫得很清楚了。不管南北,都可以參考。而這,也是地方官員要熟悉《農政全書》的意義所在:對農事的幫助,太大了!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