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業聽了,點點頭。這些天,京師的不少百姓都和他們一樣,回去拜祭親人,把通虜內奸的事情說了下,也算是讓親人能安息一點了。
看著媳婦的眼睛還有點腫,柳成業便沒再說什麼,和媳婦進了屋,把行李放好。
忙完這些,兩人坐在桌子邊,相對無語了一會。他媳婦正想說話時,就見他站了起來,走到屋子一角,拿起了放在那裡的一塊木板,伸手去了下灰塵,仔細看了下,然後就轉身走向門口。
他媳婦看到了,有點意外道:“還掛招牌幹什麼,我們不是準備去江南了麼?”
聽到她說話,柳成業的腳步只是停了一下就繼續走出去,同時說道:“不去了!”
他媳婦聽了一愣,等他回到屋裡時,便有點擔心地問道:“是不是擔心路引的事情?”
“不是。”柳成業聽了,搖頭否認,可他不想告訴他媳婦,有關他的那個承諾,怕他媳婦擔心。
他媳婦聽了,沉默了片刻,便又問道:“那怎麼辦?京師這邊,我們都快活不下去了!”
聽到這個,柳成業也是發愁。
他打聽過了,那個放他走的大官,叫盧象升,是保定總督。放他離開,是個好官,那自己就不能失信一個好官。說了不會逃,就一定不能逃。
可是,京師這邊,一如媳婦所說,實在是難以維持下去了。如今的鐵匠鋪,基本上就難有開火的時候,好不容易賣出去一點鐵器,可賺來的這點錢,都還不夠買糧食的。要不是如今京師的糧食管制,一家兩口子都要餓死了。
而且,打鐵是個力氣活,要是吃不飽肚子,打鐵都沒力氣,又怎麼能打出好的鐵器來?打不出好的鐵器,就更少人來光顧,這樣就更難賺錢了。
如今,該怎麼辦好呢?去賣力氣麼?可這年頭,都不缺賣力氣的人!
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境。
以前積賺下來的一點錢,哪怕一直省吃儉用,也已經差不多快要用完了。那接下來,該怎麼辦是好?柳成業想著眼下的處境,不由得有點發愁了。
不過就算如此,他也沒想過,要背棄諾言,立刻這裡去南方討生活。
他媳婦應該也看出了自己夫君的為難,並沒有質問什麼,只是靜靜地坐著。
就這樣,兩人相對無語,坐了不知道多久,直到門外傳來腳步聲,隨後響起急促地敲門聲,還有王東明似乎帶著一點興奮地喊聲:“柳師傅,在麼?快開門,大喜事啊……”
還能有什麼大喜事?夫妻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點疑惑。
想不明白,卻不妨礙柳成業過去把門開啟,就見王東明一臉地汗,但卻帶著興奮之意站在門口。
一見柳成業開門,王東明就帶著笑容,興奮地說道:“快去看,朝廷有公告,我們有救了……”
這話說得莫名其妙,可他的情緒卻帶動了柳成業,畢竟他剛才正在為以後的生計發愁,因此一聽,便帶著好奇,連忙問道:“什麼公告?”
“我們可以去為皇上幹活了!”王東明興奮地說道,“給錢的,原來的工匠解散了,錢很多啊,還說做得好,另有封賞,這樣一來,就不用為生計發愁了……”
建虜的一次肆虐,京師物價的暴漲,把類似柳成業這樣的家庭,一下打回到了貧困線下面,王東陽家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聽得還是有點不清不楚,可柳成業卻是聽出一點東西了,連忙問道:“你說匠役取消了?改僱傭我們了?這……這不可能吧?”
他第一時間內想到了軍隊。原來的時候,軍隊都是由軍戶組成,世代為軍。可到了後來,那種軍戶組成的軍隊根本不能打,在嘉靖年間,據說在南邊,被幾十個倭寇,都一路殺到應天府城下。由此,就有了募軍,就是給軍餉的那種。
看來,匠人這塊,也是要變了。可是,匠人又不同軍戶,沒有那麼重要吧,這也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