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會議室裡面,看著楊晨放出來的專案名字跟題材後,眾人全部都愣住了。
《戰神》,北歐神話?
一瞬間所有人都聯想到了艾派克遊戲那邊的《神隕》。
看著眾人的表情,楊晨倒是沒有太多的情緒變化,實際上在知道艾派克遊戲的《神隕》將會是北歐神話,楊晨的腦海裡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戰神》這個系列。
當然實際上只有《戰神》的第四部才是北歐神話,至於為什麼?
因為希臘神話已經被那個光頭,奎託斯奎爺給幹翻了。
從一開始奎託斯是神奴僕、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再到他已經不指望神的幫助否定神,其內心關於神的信仰被他親手擊碎,在對神產生懷疑並最終否定神後,他是一個被仇恨困擾,失去理智、不得解脫的痛苦靈魂,與此同時,由於其至高的戰鬥力,被泰坦和宙斯分別視為棋子與眼中釘;
直到最後他毀滅世界打破了神權,打破神權格局,成為了先驅。
崇尚暴力、冷漠殘忍,從一開始的自我懷疑、對眾神懷疑、並且開啟了殺戮的弒神之路,但最後卻又在殺戮中找回了自身,這一由內而外再到內的探尋過程,奎託斯完成了自我意識的覺醒。
QTE、極致的暴力美學、恢弘史詩,這些都是《戰神》系列的代言詞。
但這並不代表《戰神》的第四部只是換了個地圖而已,故事、玩法包括遊戲的內裡核心,可以說《戰神》的第四部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改變。
包括其製作團隊對於這一部都沒有沿用之前的序列,而是直接將其命名為新戰神,可見其野心與自信。
而實際上他們也做到了,《戰神》的前三部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暴力、仇恨、殺戮進行的,但其中卻又擁有自我犧牲與自我救贖。
但在《新戰神》整個的風格都變了,雖然依舊擁有暴力、仇恨還有殺戮,但那已經不是主要的內容了。
在新的《戰神》裡面,奎託斯不僅僅是‘怪物’、戰士、噬神者、同時他還是一個父親。
這讓整個遊戲的故事更加的複雜,同樣也更加的動人。
而將目標選定為《新戰神》而不是老的《戰神》三部曲,一方面是遊戲中的系統設定,另一方面就是題材背景了,畢竟是北歐神話麼。
至於關於希臘神話的部分,這一部分問題不大,對這一塊星雲遊戲太熟了。
玩家喜聞樂見的DLC內容啊,正好能夠作為遊戲的前傳。
會議室裡,聽著楊晨簡單的一個介紹,團隊的眾人還是有點似懂非懂,畢竟沒有一個完整的GDD,還是很難從口頭敘述來理解一款遊戲到底是什麼樣的,尤其還是簡介。
“楊總,設計方案是還沒有確定好嗎?”自由發言的階段,會議室裡面王燁有些好奇的問道。
畢竟只有設計方案出爐,他們才能更好的瞭解這到底是什麼樣的遊戲。
聽見王燁的話,楊晨微微沉默了一下,然後輕輕點了點頭:“嗯,目前你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全部了。”
王燁等眾人:???????
看到的就是全部了?
看到啥了?
一個資料夾、一個word文件,以及《戰神》跟北歐神話,不算標點符號的話一共六個大字。
這就是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