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政治聯姻,而對方是吳侯的妹子,足足要比劉備小了三十歲。
十八歲的少女如同一朵嬌豔的花,含苞待放,這讓劉備想起了靈犀,想起了那年在城外遇到靈犀的時候。
“哥,這麼說,你還真的打算去建業成親?連我都知道,這東吳嫁女兒應該是他們來咱們這裡,叫你去不明擺是詭計嗎?”
“我怎麼會不知,但這計是因為孫權周瑜他們料定我不敢去,便能以此來攻打荊州,若我去了,他們就沒有理由與我反目成仇。”
“可你去了會有危險啊。”
“只要你們守住荊州,東吳就不敢對我怎麼樣。”
眼看劉備是鐵了心要去,張飛和關羽求助地看向諸葛亮,不料諸葛亮嘆了口氣:“主公的確是非去不可。”
……
冬天,曹操於鄴城建造銅雀臺,此臺因城為基,址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間。
自曹衝死後,他們來鄴城已經幾個月了,幾個月來,曹操日日都來照看靈犀,而靈犀也逐漸好了起來,畢竟自己肚子裡還有一個孩子,她慢慢的,將對曹衝的愛分到了這個孩子身上。
她不能再對曹操的關愛視而不見了,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而對於曹衝的死,她也曾經多次詢問過師父,可是得到的答案的確是衝兒患了疾病而死,並非被人所害。
她不想對曹丕再生芥蒂,甚至強迫自己不再去想這件事。
後來,銅雀臺鑄成了,曹操於高臺宴請文武百官,並要求武將比騎射,文臣比作賦。
包括曹操諸子在內,都以銅雀臺為題,作賦一篇。
曹操當眾讚賞了曹植的賦,卻對曹丕的賦不置可否。
是夜,曹操在靈犀處休息,算算日子,靈犀也快生了,他不由更加關注。
靈犀聽說了白天銅雀臺的事,以為曹操器重的一直都是曹植,不料曹操卻道:“犀兒,上次你離開家去了荊州,你說是因為奉孝的事心裡難過,可我知道,那是曹丕做的。”
靈犀心裡一怔,沒有說話,只是靜靜聽著。
“當時我的確不能肯定,可後來,我和文若故意做了一個局,為的是考驗曹丕與曹植,我這才真的確認,是曹丕。”
“若非他也曾救過你,我不會放了他,可如今看來,他確實是最有能耐的那一個。”
“你今日不是叫他們作賦了?我怎麼聽說你更讚賞曹植,甚至上奏天子封他做了平原侯。”靈犀問。
“會寫詩文又有什麼用呢?”曹操嘆道。
他實則是在為曹植惋惜。
近年來,曹植的勢力也在不斷壯大,但是與曹丕相比,他始終把眼光放得太短。
銅雀臺是古今難見的高臺,唯有帝王才可以築高臺,因此包括曹植在內的很多人都以為他已不滿足於丞相之位,想要更進一步。
甚至荀彧和荀攸等人都因為此,故意告病在家,不願來銅雀臺。
曹植的賦中更是暗含勸進之意。
跟隨他多年的荀彧荀攸不懂他,曹植也不懂他。不懂他倒不要緊,但是曹植卻更加不懂審時度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