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議事廳內,曹操嚴肅道:“眼下袁紹已經親自率兵開向官渡,即將與我開戰。其兵力將近七十萬,對許都虎視眈眈。”
“在座的各位,可能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陣勢,也沒聽過這麼多的兵力,對於此次,我們究竟是該戰,還是該和?若戰,是速戰還是緩戰,若和,是議和呢,還是求和?”
他說罷,便不動聲色,看著下方的文武。
右側之列緩緩走出一人,那人一身名士風範,對曹操行了禮,便道:“袁紹地廣兵多,又有田豐、許攸等謀士出謀劃策,大將顏良、文丑更是勇冠三軍,無人可敵,我們恐怕很難戰勝,不如稍避其鋒芒,與袁紹議和,以待日後時機。”
“臣等附議!”
他的話音剛落,他身後同列的幾位文臣便急忙附和。
一時間,似乎下方的人都傾向了和。
“丞相,臣,主戰!”
就在一陣沉默後,那人身後站出了另外一人,他風姿綽約,神采飛揚。
曹操不想也知,那是荀彧。
荀彧開口便道:“孔融等人所言不確,袁紹兵雖眾而法令不整肅,田豐剛愎而好犯上,許攸貪婪而不檢束,至於顏良文丑嘛……”
他幾步走到左側的將軍們面前:“各位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豈能被區區的顏良文丑給嚇破了膽,戰場還沒上,就要退卻了嗎!”
他這話一出,直激地將軍們大喊:“戰!戰!跟他戰!”
許褚直接出列,對曹操請戰:“主公,我請出戰,只需兩萬精兵,定能擊退袁紹!”
曹操看下方眾人模樣,這才站起身,走了下來。
“我少時與袁紹還曾是玩伴,那個時候,他家四世三公,名聲大得很,而我的祖父卻是宦官,我覺得自己家世不及他,還曾崇拜過他。”
“但後來,我二人同朝為官,正值十常侍之亂,就是他,建議何進召董卓入京,這才造成了後面的天下大亂,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瞧不上他了。”
曹操自文武面前走過,繼續道:“如今,我已年過四十,我簡直要蔑視他了。身為人主,他用親不用賢,優柔寡斷,身為人父,又放縱自己幾個兒子爭奪世子大位,他就算有再多兵力,那又如何?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比兵力,我可能永遠都不及他,但要比文治武功,三個袁本初也不及我一個曹操!”
“其實早在八年前,丞相就已經料到,我們與袁紹遲早要有一場大戰,為此,丞相也早已做好了準備。”郭嘉在此時適時開口。
“沒錯,主公當年收編青州軍之後,便命我從中挑選了一支七萬人的軍隊,日日訓練,如今他們可稱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足以征戰建功。”曹仁也開口了。
眼下,局勢又轉到了主戰一方,以壓倒性的優勢,帶給了眾人新的信心。
他們幾個,昨晚根本沒有談過軍事,只是輕鬆如常,聚在一起吃飯,這樣的一致,是因為相知,理解,信任,生死與共。
……
幾日後,曹操便親自領軍開往官渡前線,與袁紹隔河相望。
建安五年正月,袁紹正式向曹操宣戰,並命陳琳作討賊檄文,這文章洋洋灑灑上千字,鋒芒畢現,以筆為刀。
曹操看後,非但沒有惱怒反而稱讚:“好文章,氣如長虹,奔騰萬里!”
二月,袁紹進軍黎陽,雙方開始會戰,袁紹兵多糧足,曹軍兵少糧缺。
四月,曹軍以關羽先行,於白馬斬顏良,於延津斬文丑,大挫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