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正泰?”李世民不禁心裡凜然。
平日見那鄧健,普普通通啊,居然可以和陳正泰相媲美了?
李世民看著陳正泰道:“你要清楚,此事關係重大,牽涉到的,乃是朕……不,乃是朝廷數百萬貫錢糧,除非有人能夠披荊斬棘,大破大立,才能成功!”
“陛下。”陳正泰正色道:“兒臣若是沒有把握,自然不敢承擔這個干係。小正泰這個人,不,鄧健這個人……忠心耿耿,臣對他有把握。”
“很好。”李世民此時面上帶上了殺伐之氣。
其他地方坑朕也就罷了。
居然敢坑朕的錢?
真以為朕是傻瓜嗎?
雖然張千的提醒,還猶言在耳,可李世民怎麼都咽不下這口氣。
豈有此理,如此明目張膽,簡直就不將朕放在眼裡!
“那麼,朕就欽命鄧健來徹查此事。”李世民逐而又道:“無論牽涉到的乃是任何人,朕絕不姑息。”
陳正泰鬆了口氣。
其實陳家已經開始在慢慢的佈局了。
三叔公說的沒有錯,你不結黨,別人就會抱成團將你踩在腳下。
可是陳家的根基實在是薄弱。
哪怕是培養出來的這些子弟和門生,終究還是太過年輕,等他們慢慢成長,成為參天大樹,只怕沒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也未必足夠。
既然如此,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拔苗助長。
不把這些人推到最危險的地方,怎麼能夠讓他們遭遇千錘百煉呢?
眼下查抄竇家之事,就是一個大功勞,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有沒有命去取。
這算是破釜沉舟呀!
陳正泰得了旨,便匆匆命人將鄧健尋來。
鄧健正當值呢,突然被喊了去,一臉不解的看著自己的師祖。
卻見陳正泰一臉嚴肅的樣子,上下打量鄧健。
看著陳正泰的表情,鄧健心裡惴惴不安,以為要捱罵了。
誰料陳正泰果然道:“自入了宮,成為了值班翰林,可學到了什麼嗎?”
“回師祖的話。”鄧健定了定神,想了想道:“學生愚昧,所學不多。”
“什麼也沒學會?宮裡的規矩呢,朝廷之間的隸屬和公文的往來呢?”
鄧健苦笑:“成日只是隨扈左右,雖聽得一些隻言片語? 可學生並不是什麼聰明的人? 和許多大臣比起來,所知並不多。”
這既是謙虛? 又是實話。
鄧健乃是貧寒出身? 他不像長孫衝這些人這般耳濡目染。而朝廷的架構又很複雜,什麼職事官? 什麼散官,什麼爵官? 單單那數不清一長串的官名? 都是生澀難懂!
不只如此,裡頭各種暗藏的規則和潛規則,他更是雲裡霧裡,而且又經常要伴駕? 要隨時檢視奏疏? 這奏疏看的多了,有時候反而繞暈了,因為奏疏這玩意,表面上看都差不多,中規中矩? 可是裡頭許多字眼,卻各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