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巷戰中,步兵戰車和坦克發揮的空間非常有限,並且布林什維克自己的t34、華府支援的謝爾曼坦克、華國的獵豹坦克也已經登場,遠征軍的步兵暫時沒有行動,最忙碌的反倒是陸航團。
陸航團的團長安排武裝直升機給t34、謝爾曼和獵豹坦克提供空中掩護。
武裝直升機同時還擔負著抵近偵察的任務。
鳴蛇就像是一柄懸在第六集團軍頭頂的利劍,在出現大量的損失之後,第六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命令炮兵和坦克兵加強戒備,加強隱蔽,不敢再隨意出擊。
在地面上的戰鬥中,大多數情況依然是血肉相拼,不過崔可夫62集團軍能夠得到更多的遠端火力的支援。
在整個北部工業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斯大林格勒拖拉機生產製造廠。
名義上是拖拉機廠,但是在戰時狀態裡面的裝置卻可以直接生產t34坦克。
在第一次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時候,拖拉機廠生產的坦克剛一下線便直接投入戰鬥。
有的坦克從離開生產線到被敵人擊毀,整個時間不會超過半個小時。
這座拖拉機廠對於布林什維克的抵抗異常關鍵,因此她也遭到了日耳曼的重點攻擊。
雙方的步兵在廠房裡,在車間中,以機床和鑄模等為掩護,互相投擲手榴彈,浴血廝殺。
在第一次戰役結束的時候,拖拉機廠被完全摧毀,殘存的很多機床等裝置上還留有敵我雙方士兵的鮮血。
第二次戰役,拖拉機廠又成了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
62集團軍在進攻拖拉機廠的時候遭到了敵人的頑強阻擊,崔可夫不斷地向拖拉機廠的方向投入兵力,但是卻不得寸進。
為了守住拖拉機廠,第6集團軍竟然投入了大量的裝甲部隊,裝甲部隊的坦克和廢墟融為一體。
成為一個個移動的堡壘,死死的擋住了步兵的步伐。
那些支援步兵攻擊的t34坦克和謝爾曼坦克根本就不是對面坦克的對手。
在5月6日這一天,蘇軍在拖拉機廠損失的t34和謝爾曼坦克就超過了16輛。
這可不是坦克大會戰,而是城市巷戰,一個拖拉機廠一天就損失了那麼多的坦克,崔可夫和朱可夫都肉痛不已。
崔可夫把t34坦克和謝爾曼坦克撤到二線,東方支援的獵豹坦克擋在最前。
同時他加強了情報的偵查,透過審訊俘虜得知,大名鼎鼎的第501和502重型裝甲營在拖拉機廠,他們配合第十四裝甲師和第305步兵師堅守拖拉機廠。
501和502重型裝甲營是第三帝國的明星部隊。
這兩支部隊裡的主戰坦克全部都是升級過的虎式坦克,並且每一個車組都久經沙場,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每輛坦克都至少有五個戰果。
大多數的車組不僅得到過勳章,還曾經得到了元首的親自接見。
武器裝備精良,士氣旺盛,作戰經驗豐富!
這樣的兩支部隊在拖拉機廠參與防禦,這注定是一個極其難啃的骨頭。
崔可夫立刻就想到了請求武裝直升機支援,尋找和消滅虎式坦克。
武裝直升機有坦克開罐器的綽號,是坦克天然的剋星!
張國海也聽說過501和502重型裝甲營,並且還知道曾經的一個老朋友就是現在的502重型裝甲營的營長。
步兵攻擊受挫,自然需要出動武裝直升機,這點沒什麼可猶豫。
張國海參加了幾次陸航團的會議,陸航團的專業軍官們反反覆覆的研究拖拉機廠的地形。
地面上多為工業廢墟,與普通的城市廢墟相比,可以隱藏的火力更多。
看不清楚敵人的火力點在哪裡,這是武裝直升機最害怕的。
5月8日上午,拖拉機廠方向傳來緊急軍情。
有一個坦克營被隱藏的虎式坦克圍攻,急需要空中掩護。
賈青山略作思考,派出了第三中隊的六架武裝直升機趕往支援。
第三中隊的中隊長蔡曉東上尉。
武裝直升機高速從廢墟之上掠過,地面偶爾有子彈掃過來,好像是在給飛機撓癢癢,蔡曉東等人也並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