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文道武道
洛辰來到內宅找到三嬸姬氏,跟姬氏商量了許久,這才離開老宅,獨自來到河邊樹林中。
有了噬星術,洛辰自然不用再去修煉修煉承星拳這種入門修煉方法,而是以修煉箭技為主。
隨著力量的增加,箭技的威力也是大增。洛辰估計,現在如果同夏信這樣的中等武士交手,根本就不用耗費太大的精力,甚至是一箭秒殺也不是不可能。
半個時辰後,洛辰帶著滿意的神色走出樹林。
老檀依然坐在河邊冥思苦想,洛辰走到他身邊時候,聽到他口中還在喃喃自語著什麼:“‘道’……‘道’是什麼?‘道’又在哪裡……”
“這老檀,大概是被魔障了!”洛辰暗自搖頭,在老檀身旁坐下。
洛辰見他手中的書卷,正是堂弟洛燦經常誦讀的《易學》,笑道:“老檀,曾子就住在這星隆鎮上,你既然在學問遇到了難處,為什麼不去求教於他?。”
“曾子?”老檀先是一怔,隨即神色變得古怪起來。
洛辰詫異地問道:“你認識曾子?”
老檀笑道:“算是認識吧!”
洛辰道:“曾子是文道聖人丘夫子的弟子,《易學》就是丘夫子編著的。去求教曾子,自然比你獨自在這兒枯想要容易的多了!”
“文道聖人?”老檀嗤笑一聲,眼中盡是嘲諷之色。
老檀竟然不屑的神態,讓洛辰不禁大奇。與洛燦這些日子的相處,洛辰多少知道一些文道上的事情。在整個星野大陸,竟然還有文士對丘夫子露出不敬之色,還真是一件聳人聽聞的事情。
老檀嘆道:“困擾我的,是大道。沒有人能幫得了我!”
“這個老檀,絕不簡單!”洛辰心中暗道:“若是能說動他,請他去教授洛燦文道,也勉強算是完成了弟弟的心願。”
老檀仰天再次長嘆一聲:“‘道’難尋,‘道’難求啊!”
洛辰接過話頭說道:“道就在你身邊,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老檀曬然一笑,挪揄道:“小洛,你也懂‘道’?”
“略懂一點。”
“哦?”老檀哈哈大笑起來。
文人向來都是自視甚高,這老檀身份特殊,在文道上的成就極高,放眼整個星野大陸,有幾人能入得了他的法眼?此時洛辰這弱冠少年竟然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懂得“道”,比一隻螞蟻說自己可以打倒一頭大象還要聳人聽聞,自然讓老檀覺得好笑之極。
老檀滿臉戲謔的神情,說道:“那你說說看,什麼是‘道’?”
“世界萬物,既然存在,就有其道理,因此萬物中都蘊含著‘道’。”洛辰指著前面的河水說道:“就比如這河流,奔流直下,匯聚湖海,這就是它的‘道’。再比如這河灘上的草,春生秋滅,這就是它的‘道’。”
老檀詫異地看著洛辰,收斂起臉上的輕視神態指指手中的《易學》,正色問道:“丘夫子治六經,耗費大半生精力,未能從中尋得‘大道’。然後用七年時間苦研上古先賢之道,未果。又用十三年時間從天地陰陽變化中求‘道’,依然未果。‘大道’在哪裡,又如何去求?”
洛辰前世修習箭術,對於國學自然是十分熟稔,對於中國古代先賢論道證道的典故更是口說能詳,道:“‘道’無所不在,一草一木中都有,更何況上古聖賢和陰陽天地。不過,他卻走錯了路子。”
老檀眼睛一亮:“你說說看!”
洛辰笑道:“所謂先賢之道,不過是古代聖賢陳年舊事而已,哪裡是成就他們的‘道’?就像是我在這地上踩下的腳印,腳印就是腳印,不可能是鞋子。在古人身上求‘道’,看到的是偶像,崇拜的是經驗,必定會被先賢的聖名所矇蔽,怎麼可能看到‘道’呢?”
老檀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那該從哪裡求‘道’?”
“有這麼一個故事,對你也許有幫助。”洛辰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個典故,接著說道:“有一眼清泉,中間有一群魚兒自由自在地活著,彼此互不來往。有一天泉水乾涸了,魚兒們一同被困在地上,他們不得不用對方的口沫互助活命。”
老檀不解地說道:“很感人,不過這與‘道’又有什麼關係?”
洛辰卻沒有急著解釋,接著說道:“丘夫子推崇仁義,仁義本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若過度標舉,必將流於大偽,造成偽善橫行,人人都會高舉仁義來謀取私利。”
老檀沉默了,漸漸地,臉上流露出若有所思,卻又什麼都抓不住的樣子。
洛辰繼續說道:“那些魚兒相濡以沫,固然是非常感人,卻不是生命的常態。人們寧願在太平盛世中相忘,也不希望祈求天降災禍,好讓自己有機會去體會在磨難中互助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