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年,鄭國渠正式修建完成,這條可以灌溉數百萬畝田地的水渠,雖然拖住了秦國十年的時間,但是建成之後的的確確給秦國的國力帶來了質的飛躍。
幾百萬畝的水田啊,在此時此刻這個擁有了先進農耕科技,有了大量的牛馬,有了三肥,現在又補上了水利這最後一塊拼圖,結果就是第二年的時候糧食產量爆發。
關中的糧食平均畝產量,甚至超過了關東近兩倍的水準。
有了充足的糧食,秦人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與牲畜,也能組織起來更大規模的攻勢。
以姓亞的為目標的嬴政,迫不及待的發起了一統天下的戰爭。
他的第一個目標,還是自己最大的仇人趙國。
秦國大舉攻打趙國,可卻是接連被趙軍所阻擋。
雖然在秦王炮的支援下,攻克了不少的城池,然而趙軍騎兵在李牧的帶領下,利用靈活的戰術配合騎兵三件套,成功阻擋了秦軍的攻勢。
不但如此,李牧更是在肥下之戰的時候,成功突襲了行軍狀態之中的秦軍,幾乎將桓齕麾下的兵馬屠戮殆盡,而桓齕只帶著百餘親兵突圍成功。
從此之後,這位曾經的秦國名將,也是就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趙國雖然擋住了秦軍攻勢,可也徹底打光了手中的青壯,軍中隨處可見小孩與老頭,全靠李牧的排程指揮,才避免了亡國的厄運。
兩邊血戰年餘,眼看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突破,嬴政決心調轉槍口,先拿軟柿子下手。
秦王政十二年,秦軍出兵韓國,勢如破竹。
哪怕韓王卑躬屈膝割地求饒,甚至只求國都最後一片容身之所,也沒得到應允。
眼見著韓國就要亡國,關東諸國都是大為震撼。
趙國被打光了國力,韓國也是即將亡國,魏國更是早就衰落多少年了。
一旦三晉完蛋,那其他各國也必然不會有好下場。
齊國依舊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楚國因為王女是秦王后,心懷幻想沒有出兵。
最後的燕國,有心支援卻沒那個實力,最終由太子丹想出來了一個破秦妙計。
太子丹先是懇求了荊軻做使者去刺殺嬴政,得到應允之後又去求了逃亡到燕國的樊於期,請樊於期給個禮物,好讓荊軻能夠成功靠近嬴政。
聽完這個要求,樊於期沉默片刻之後,一言不發的拔劍自刎。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坐在馬車裡,手中抱著裝有樊於期首級的木盒,目光默默的看著車窗外的燕國大地。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大一統的思想,所以在荊軻看來嬴政就是自己國家最殘暴的敵人,他也願意不惜姓名的完成太子丹所託,為燕國的存續貢獻力量。
燕國使團來咸陽城的訊息,也透過李雲澤建立的邸報送到了櫟陽。
當李雲澤見著燕國使團帶隊的人名字叫做荊軻之後,當即就笑出聲來。
收好邸報,李雲澤起身從箱子裡拿出了一件東西,喚來隨從命他快馬加鞭的送往咸陽宮,交到大王的手上。
當嬴政接到李雲澤送來的,加裝了陶板的防刺服的時候,整個人也是有些蒙,不明白太傅給自己送這玩意是什麼意思。
不過既然太傅讓自己穿上,那就穿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