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裡,雜家可是能夠與儒法道農名墨縱橫陰陽並稱的九流。
後世傳言雜家是搞相聲小品曲藝雜技鼻祖,這就是以訛傳訛了。
那些東西的源頭,其實是行走江湖的盜家,搞文學創作的家,搞音樂的樂家,搞工具創新的工家等等多家糅合。
在獨尊儒術之後,不少學派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就用自身學派的能力開始想辦法賺錢,這才是江湖把式,跑馬賣解,曲藝相聲等等的源頭。
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雜家代表性人物,自然是那位弄出來奇貨可居的呂不韋了。
呂氏春秋與春秋不一樣,那可是雜家的代表作。
李雲澤選中雜家先開場,自然是看中他們相容並濟什麼都是略懂。
算是暖場熱身了。
東方朔大喜過望,居然是他們雜家先行露臉,這可真是太有面子了。
他慌忙行禮,感激之意溢於言表。
李雲澤囑咐了幾句,大意就是要做好準備,可別到時候丟了自己學派的面子。
東方朔這兒自然是將胸脯拍的嘭嘭響,當場發誓絕對不會出現差池。
這可是為自己學派爭光的大機緣,誰敢不好生準備?
真要是丟了臉面,那丟的可是歷代先賢們用命積攢出來的名聲啊。
李雲澤沒再對東方朔多說什麼,而是轉首看向了衛青“主父偃那兒,怎麼也不來報進度?”
“陛下。”
衛青行禮回應“主父大夫整日裡都待在工地上,可能是事務繁忙,無心之失.”
“不用替他解釋。”李雲澤擺擺手“朕不是個小心眼的人,只要能把城池順利建造起來,這都不算個事兒。”
有些時日沒有露面的主父偃,是被李雲澤交代了一項重要工作去忙碌,那就是去造一座新城。
新城的位置就在長安城的東南方不遠處,沒錯的,就是歷史上的大興城,也就是隋唐時期的長安城。
大漢的長安城,其實就是一座宮城,主要是供應皇帝與勳貴們居住生活。
真正的百姓,基本上都生活在各處陵寢附近的諸多集鎮上,也就是衛星城。
這種方式,李雲澤並不喜歡,所以要造一座新城。
造新城這種事情,向來都是大工程,需要徵發數以十萬計的徭役,夜以繼日的幹上多少年的那種。
只不過李雲澤的選擇卻是不同。
他同樣徵發徭役,可卻是給工錢的,而且提供飲食與衣物住宿等條件。
正常的徭役沒有工錢不說,甚至就連出工的民夫們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決。
對於百姓們來說,這當然毀天滅地般的打擊。
也難怪歷朝歷代,一旦開大工,都會被認為是勞民傷財的亡國之舉。
除此之外,這座新城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沒有城牆!
沒有城牆的城市,在這個時代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也有許多人反對過。
可李雲澤的回應卻是非常簡單。
“若是敵人能夠兵臨城下,有沒有城牆都一樣。以民心為城牆,方可得百世之基業。”
PS:拜謝書友20210502094046564的233點打賞支援,感激不盡,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