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嬰是竇太后的侄子,袁盎是竇太后的好友與信任之人,兩人對劉武奪位最大的靠山竇太后,都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
竇嬰雖然反對,可他經常拜將外出。
反倒是袁盎,因為經常能夠入長樂宮與竇太后閒聊,所以反對的力度極大。
當袁盎用宋宣公的故事,終於說動了竇太后,由其下令讓滯留長安城的劉武回梁國的時候,劉武的怒火終於無法抑制的爆發了。
至於結果,就是此時袁盎被刺。
劉武選擇了一種最為直接,也是後果最為坦然的一種方式來宣洩怒火。
劉啟笑了,他瞧不起劉武這等不入流的對手,以後更加不可能有機會成為對手。
更重要的是,若是竇太后不處置劉武,那憑什麼還對自己安排的事情插手?
這件事情,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竇太后的威望。
心情大好的劉啟,很快就有了計較“你去告知張湯,讓他迅速給黃金失竊案結案,從速將那王信處置了。”
“喏。”
“還有。”劉啟想了想,再度囑咐周仁說道“你寫一封信送到中山國去,告訴皇子勝,梁王劉武滯留長安城多年,圖謀皇位,可最終卻是身敗名裂。而先皇當年在代國勵精圖治,方才
有入主長安之機。”
周仁說是郎中令,其實真正的工作是天子的馬伕,外加幫閒。
再直接點說,就是天子的拎包小弟。
能成為天子的拎包小弟,那也是這一行的翹楚了。
這種人除了嘴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頭腦靈活。
周仁立刻就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心頭大震的同時,卻是急忙領命。
出了清涼殿,周仁急忙囑咐在外等候自己的兒子周球去通知張湯,外加立刻回府去寫信。
他按著兒子的肩膀,極為認真的囑咐“信件你親自寫,一定要言辭恭敬。寫好之後什麼都別管,親自去中山國送於大王。然後你就別回來了,留在大王的身邊服侍。”
周球不解,怎麼突然把自己趕出家門了。
周仁沒有仔細解釋,只說了一句“到了中山國,要像是為父服侍天子一般,好生服侍大王,你明白了嗎?”
面露恍然之色的周球,當即後退一步,下拜行大禮“兒明白了,兒去了,父親保重!”
看著周球離去的背影,周仁的目光之中滿是惆悵與欣慰“周家能否將富貴延續下去,就看你的了。”
一代天子一代臣。
他既然是天子的心腹親近自然,自然不可能自己靠向中山王。
這種時候,只能是讓兒子出馬。
沒有辦法耳提面命,那就只能是看自己的造化了。
萬一中山王看中周球了呢?
等到周球的身影消失不見,周仁這兒抬手抹了把臉。
面上的惆悵與欣慰,瞬間轉變成了討喜的笑容。
轉身回到殿內,看著心情很是不錯的天子劉啟,笑呵呵的建議“大王,今天有好事,要不去慶祝一番?”
劉啟也是露出了笑容,還是周仁瞭解朕的喜好啊。
“嗯,那就去盧美人那兒。”
PS:拜謝書友半生半夢的999點打賞支援,感激不盡,拜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