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隊沿著滹沱河入苦陘,越過太行山進入太原郡。
到了太原郡再轉向北邊,過雁門郡入雲中,再從雲中出長城入草原。
此時的大漢與匈奴,雖然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表面上甚至和親不斷,可作為世間唯二的兩大超級強國,明爭暗鬥那是避免不了的。
當然了,明爭暗鬥的同時,商貿交流卻是從未停歇,甚至得到了兩邊的共同鼓勵。
大漢這裡需要匈奴人的馬匹牛羊皮子藥材等物資,尤其是急需馬匹。
而匈奴這邊更是什麼都要,從糧食到布匹,從鐵器到綾羅綢緞等等。
經濟上的強大互補性,也是兩國自白登山之戰後沒有爆發舉國之戰的根源。
大漢是還沒有做好準備,內部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去年的七王之亂被平息,才算是有了根本性的轉折。
而匈奴這邊,純粹是因為打不了。
不是不願意南下入大漢劫掠,而是打不了。
漢人的脾氣又臭又硬,寧願堅壁清野一把火把東西都燒光了也不留給匈奴人。
然後就是堅定的守城,與匈奴人打到死。
南下一趟去啃硬骨頭,搶到的戰利品比起付出的沉重代價來說,完全不成正比。
有著功夫,還不如去搶西邊的西域諸國,那都是軟蛋,想怎麼拿捏都行。
兩邊的貿易非常頻繁,李雲澤的商隊來到草原上,很快就有附近的部落來交易。
鐵器自然不會帶,李雲澤可不想資敵。
他帶來的都是劉勝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天子與太后賞賜的綾羅綢緞,以及各種金器工藝品等等,這些都是匈奴貴人們的最愛。
還有大批的粟麥,草原牧民並非是天天吃肉,那是貴人們才能享受的待遇。
普通牧民們,主要是奶與酪為主,有糧食的話那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還有李雲澤在中山國搜刮的足足裝滿了數十車的酒!
要說什麼商品在草原上最受歡迎,除了鐵器之外必然就是酒水了。
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氈帳裡來上幾碗酒水,那暈乎乎的感覺上來,彷彿一整天的疲憊都隨之而去。
商隊忙著做生意,李雲澤卻是在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仔細觀察,評估其實力。
牧民們的騎術很不錯,至少比漢軍騎兵們強的多,畢竟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
不過他們的裝備卻是很差,大部分人別說鐵甲了,就連皮甲都沒有。
兵器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東西都有。
最為重要的箭矢,大都是狼牙箭或者骨箭。
這些東西是真的字如其名,狼牙箭就是將狼的牙磨的尖銳做箭頭,骨箭自然是磨的骨頭。
別說是射穿鐵甲了,估摸著想要穿透皮甲都有難度。
除了軍備方面的,李雲澤還著重關注了各個部落的實力。
像是人口有多少,人口成分是如何,養了多少牛羊馬匹等等。
自然也少不了附近的山川地理環境,河流草場分佈等等。
他就像是個特工似的,將沿途的一切情報都給牢記於心。
以後再來的話,那就是帶著大軍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