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時人口分佈極為不均勻。
北地佔據天下八成的人口,南方只有區區兩成。
不過哪怕如此,北方的土地依舊是肥沃的讓人難以置信。
李雲澤北上入新處,望都數縣,沿途檢視農田記錄田畝數量,產量,種植物,開墾程度,收穫等等多項資料。
而且還不允許通知當地府衙,寧願風餐露宿也不入縣城休息。
這可讓一眾隨從們摸不著頭腦。
大王不好生在王宮裡欣賞歌舞,暢飲美酒,把玩美人,這是在作甚呢?
不過大王的騎術是真的好,完全不像是皇宮之中嬌生慣養出來的皇子,甚至比護衛的騎士們還要出色。
李雲澤沒有搭理他們,一路北上最終抵達了中山國北邊的邊緣之處。
眼前山巒疊嶂,巍峨挺拔。
蒼綠色的參天古木,沐浴在陽光之下宛如綠色的海洋。
馬背上的李雲澤,感慨言道“五雲常覆五臺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臺山了。
當然了,現在佛門還沒有傳過來,如此美景還沒有給畫地為牢被佔據,山野之中依舊是近乎於原始叢林般的場景。
唯有河谷與山道,在綿延的大山之中蜿蜒穿行。
在山的那一邊是河谷,滹沱河從河谷之中蜿蜒流淌而下。
河谷的另外一邊,則是‘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的恆山。
同樣的,因為佛門還沒來,恆山上也沒有恆山派,依舊是誰都可以上去,不需要被收取門票的地方。
在五臺山與恆山平行向東的盡頭,是一連串的山谷城寨,當地名喚平型寨。
沒錯,就是平型關的那個平型寨。
越過恆山再往北,就是雲州朔州等地,也就是抵抗匈奴的第一線,雲中郡,代郡以及雁門郡。
不過那邊現在不歸李雲澤管,甚至不能離開封國過去。
這個無所謂,李雲澤呼吸了幾口山上的新鮮空氣,隨即調轉馬頭賓士下山。
再往北邊走的話,那就是涿郡了,燕人張翼德的老家。
北地已經轉過了,接下來他要去南邊諸縣看看。
李雲澤的身體素質擺在那兒,他策馬奔騰幾天幾夜都沒關係,可隨從們受不了啊。
好在中途回到盧奴城的時候,李雲澤給他們發放了絹帛財貨作為賞賜,然後換了另外一批人帶著南下。
越過滹沱河南下,將南邊的幾個縣也給轉悠了一遍,認真考察了當地的資料。
一路南下到了常山郡郡治真定縣境外。
常山郡原本是始皇帝所設之恆山郡,因為避諱文帝劉恆的名字,所以改名為常山郡。
由此可見皇帝取個大眾化的名字,會給百姓們的生活帶來太多的煩惱。
東西兩漢都曾經在這裡設定過常山國,這也是為何趙雲會稱呼自己為常山國人的緣由。
其郡治真定縣,就是後來的石家莊。
由真定再往南走,那就是邯鄲,鄴城。
將封國都給轉悠了一遍,深入瞭解了相關資料,做到了心中有數的李雲澤,帶隊返回盧奴準備開始著手強化國力,讓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
回到盧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來了常侍郎,也就是後來的中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