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臨出門的那一刻,再次說了一句讓諸葛恪銘記一生的話語。
“為人若是知天命而逆天命,此乃偉岸之人。
若是不知天命而強行使之,此乃一勇之夫!
可若是知天命而不信天命,妄圖以一己之身...恐有屠家滅族之禍!”
“.....”諸葛恪看著那遠去的父親,再看看那被他放到了一旁,連開啟都沒有開啟的密信。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了這件事情,他的這位父親當真是從始至終都沒有打算將面前的那封信帛拆開的....
諸葛恪第一次覺得自己的父親,恐怕當初並不比自己差上半分。
很快,江東在一陣陣緊鑼密鼓的商討之後,各家也差不多都有了自己的決定出來。
而這個決定,其實也在極快的速度透過呂壹傳入了孫權的手中。
這個時候,江東調派兵馬調派兵馬也算是有了一個結果。
“以陶基,芮玄,朱才,朱紀,黃柄...等將校各自領本部兵馬前往濡須塢駐紮。
以大都督陸遜為主將,以施然為副將,以駱統為參軍率本部兵馬前行...”
“以賀齊,虞翻,步騭為將駐守會稽,以防交州張任!”
“以呂範為主將朱桓為副將,孫邵為參軍...”
“以鍾離牧,凌烈,凌封,潘平,蔣壹,蔣休,周邵,周承,陳表,周舫等諸多將校駐守邊疆,以防荊州方向有敵軍來犯!”
“此路以朱治為主將,以丁奉為副將,以諸葛瑾為參軍...”
三路大軍駐分頭駐守三個方向,這就是孫權第一次的調派。
這些人之中有著太多太多想要投降之人,但是他們想要投降的,更多的是對他們更好的方向...
這也是諸葛瑾和陸遜給孫權的第一條計策。
“如今曹劉雖然勢大,但其治國之策卻是截然不同。
曹孟德當年權衡寒門豪族,雙拳並舉,當初的確是為曹孟德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隨著如今局勢明瞭,那些寒門子弟已經沒有了太合適的機會了。
陳群當年便在曹孟德的安撫之下,開始安排九品中正之法。
如今雖然看似是有朝中名老品評定級,但正所謂世間人情,這九品之法日後定然也會成為朝堂寶物。
江東之人若是想要投降曹氏,那便是想要趁此機會快速憑藉此法在曹氏朝中紮下根來。
也好日後成就一番事業。
而那劉協則是在吞併了劉備的勢力之後,真正開始將自己和劉備合併。
同時他則是用諸葛亮以法治國,不敢說上下公平,卻也算得上是貧寒之人尚且有一絲機會。
劉備麾下的那些大將自然不用多說。
當年為威震華夏的大將關羽。
如今威名赫赫,但是卻沒有再度崛起就的張飛。
還有那宛若靈光乍現一般的趙雲,以及在函谷關斬殺曹氏兩大將的老將黃忠張任,以及如今在諸葛亮麾下頗有名聲的無當將軍王平,蕩寇將軍張伯岐等人。
多是出身貧寒而為其所用者。
因此..我等便可以因勢而利導!”
而陸遜還是那句至理名言。
“讓投降劉協的去打曹真,讓投降曹真的去攻打劉協,這是多麼好的一個計劃!”
陸遜加上諸葛瑾的話語和計策,總算是讓這個戰場變有些意思了起來。
而另一件的劉協這裡,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算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