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話說的,好像那些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他們就能夠入得了仕途一樣,他們就被人看得起一樣呢。
相比較於那些看得起看不起,他們更在乎自己會不會被餓死。
當遊人能吃好,有人吃不飽,有人快餓死的時候,誰還會費勁了力氣去操持農家的事情?
這不是傻子麼?
所以,重農者務必要抑商!
但很明顯,諸葛亮在這方面是很好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好...
他親自在劉協上次給他的家中和農田之中裡面種了足足八百棵桑樹,然後親自向所有人示範了這東西應該怎麼種,怎麼種桑養蠶然後聯合蜀錦去給自己換成錢糧。
他沒有告訴那些百姓這個東西如何好,或者是如何不好,他只是告訴了自己身邊的人,告訴了自己身邊的百姓。
然後這東西可以給他們換來吃的,而且告訴了他們要怎麼做才能夠換來吃的。
他的親身示範,再加上朝廷府衙的支援和扶持,給百姓們在桑帛稅之外還增添了一筆財富。
當然,唯一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事兒他諸葛孔明的身子是更加的差勁兒了。
甚至若非是劉協看不下去派人去幫幫他,恐怕黃月英都要過來了。
不過也就是這個,讓諸葛亮也有些感慨的。
他黃月英作為一個女人操持著他們家偌大的家事,不僅僅是他們家,連同自己的弟弟諸葛均也要操持。
之前就為了那個丈夫還需要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外加照顧諸葛喬這個養子。
現在還有諸葛均的娶妻生子,他的家業如何,都需要黃月英來管。
她的確是做到了長嫂如母....
不過也正是因為諸葛亮帶著人對著所有百姓親自示範,直接在以蜀郡為中心的西川全面推廣了蜀錦製造。
從朝廷府衙的官營作坊,到這西川的諸多豪族,乃至於這尋常百姓之家也都開始了蜀錦的製造。
甚至對於這蜀錦的織造,諸葛亮也不是全部握在了朝廷或者是府衙的手中,他直接下令將這件事情廣而告之...
無論是蜀郡,廣漢郡等地的漢人百姓,還是西川南部的蠻夷之民他都讓人教導此事。
並且設立了錦官來管理此事,飛雲流彩就是他們蜀錦如今最大的特色。
在那蜀錦之上祥鳥瑞獸以及巴蜀茱萸可以稱得上是絕佳的印記。
諸葛亮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蜀錦一旦出現了之後,就立刻會有人過來仿造什麼。
也不是不清楚,想要對付這種仿造的會有很多的問題。
更不是不清楚,如果蜀錦做大了之後,那些百姓就會心中生出什麼野草來,想要琢磨一下這件事情該如何對付...
但是沒有關係,諸葛亮直接用一件事情就解決了這一切。
那就是讓蜀錦變得越來越花裡胡哨,他很清楚這東西不是給那些普通的百姓用的。
他們操勞一輩子或許都不捨得給自己弄上那麼一身蜀錦出來。
既然如此,那麼這蜀錦弄得更加的華麗一些又能如何?
就算是價格再貴上個三成五成甚至是一倍,對於那些世家豪族,那些外地的商賈來說也並不是不可以的。
而這麼做不但可以讓著蜀錦不斷的創新,就算是仿造,他們也不過是仿造一些質量不好的舊樣式罷了。
最後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可是換來的卻不是好處,而是危險...
畢竟仿造也是需要不少錢帛,而若是不能讓那些世家豪族滿意,最終做出來的“假貨”賣給百姓收不回來本錢。
而賣給世家豪族...人家是真的看不上!
最後全部砸在自己的手中,那不就是純純的大怨種麼?
至於百姓...他們的確是想要做些事情的,想要靠著這個賺些錢,但除了極少極少數的那些天縱之才。
絕大部分的百姓是支撐不起蜀錦這麼快的發展的。
就算是想要紡織也沒有足夠的錢帛,無奈之下只能繼續耕種,加上幫助那些世家豪族做些工換取一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