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話語倒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和諸葛亮是有著本質的分歧的。
其中諸葛亮的計劃是,以平陽城...或者說以平陽城中的劉協作為誘餌,讓張燕帶領大軍而來。
張燕很清楚,只要自己擒住了劉協,他可以自己繼續自立,從劉協這裡得到他所有的地盤並且一舉登上大漢的高位。
甚至就算是他張燕不想這麼做,他真的抗不下去了也沒有關係,因為他還可以換一種方式。
那就是用劉協換取更好的出路,這天下誰有不想要一個聽話懂事的皇帝呢?
所以張燕來了,而他來了之後也果然如同諸葛亮等人所猜測的那樣,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攻打城池,而是想要懷柔將劉協“勸降”了。
之後將劉協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這劉協當然不能答應。
之後雙方進行了數場洽談但是最後都是無疾而終,最終張燕終於在背後的壓力之下,開始了對這平陽城的進攻,甚至可以說是瘋狂的進攻。
至此為止,諸葛亮的計劃基本也就算是成型了。
太原和上黨的兵馬不斷的前進,劉曄掌控著前進的速度,保證可以給張燕壓力,又不會讓他立刻放棄。
之後則是劉曄利用手中的兵馬直接進入這太行山的幾條要到,開始將太行山封鎖,並且派出兵馬去打探那張燕的老巢。
尤其是在張景歸附的情況下,他並不是沒有機會直接奪取那如今空虛的太行山,若是能夠得到張燕及其麾下將校們的家眷,那麼這一場大戰就算是徹底成了。
當然,就算是做不到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們可以反向封鎖那張燕回軍的道路。
從而讓張燕無家可歸,最終被堵在幷州之中。
那個時候,諸葛亮就可以利用他們在幷州佈下的這一道“口袋”來緩緩將這太行山賊寇直接吃下,吞到自己的肚子裡面。
計策是好計策,不但是個好計策,甚至可以說讓人感覺到驚歎。
從誘惑到封堵,最後到佈置下口袋來等待張燕鑽進去,每一步都是那麼的無聲無息,等到張燕反應過來的時候,恐怕是已經被五花大綁送到劉協面前了。
但這個計策仍然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這個計策的時間...太長了!
“我等可以在這平陽城中和張燕繼續廝殺,莫要說什麼衛固張燕,就算是那袁本初和曹孟德來了,在如今平陽城的這種情況下,我等也可以將他們拖到糧草不足。
可是...現在我等面前的不是曹孟德和袁本初,而是那張燕,黑山賊寇張燕!
一個小小的賊寇將我等拖在這小小的平陽城中,然後一步一步將他徹底吞下。
那等到我等將這幷州安撫好了之後,豈不是已經到了數年之後?
那個時候,難不成我等要豁出性命去和袁紹亦或者是曹孟德廝殺?
那個還是我等可還有多少兵力?
塞外的異族可能夠清理乾淨?
西北的羌胡可能夠解決?
雍涼之地可能夠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