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自己心機深沉,也要給劉協一種自己坦然相待的感覺!
這就是賈詡想要做到的。
“陛下的進步著實是不小,臣還記得若是當年在長安城中,只不過是因為臣的一席話語,一些賊寇之輩。
就已經讓陛下心神大震了。
而如今到了這一步之後,陛下在知道長安虛弱的情況下,被那韓遂算計,然後有羌胡等異族相助的情況下。
竟然還能夠如此平靜淡然,甚至面對如此局面,陛下竟然還有心情用這件事情來震懾那些傢伙。
不得不說,陛下的心思,當真是深沉了許多。”
“這可是好事兒?”
“若是盛世繁華,這當然不算是什麼可以稱讚的事情了,但如今乃是亂世之中,若是陛下沒有這些本事。
那對於大漢來說才是真正的淒涼。
陛下如此,幸甚!”
賈詡的話不管是出自於真心還是單純的為了讓劉協心裡面舒服一些,總之在這些話落入劉協耳中之後,他的臉上也是難免浮現了幾分笑容。
“賈公何時也學會了阿諛奉承之事?
之前那老令君。。。。”
“老令君對待陛下十分嚴苛,這乃是因為當年我大漢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尋找到的一線希望,全部都寄存在了陛下的身上。
那些事日,老令君不僅僅是在教導陛下,更是在教導這未來的大漢。
因此這態度難免有些過於的嚴苛,只是因為機會難得,老令君明白那是陛下也是大漢最後的機會了。
得天之幸,陛下是難得一見的明君典範,雖然天賦不如其他人,但是這好學之心卻遠超眾人。
這些年勤勤懇懇處理政務,兢兢業業學習諸多能力,最終陛下之才已然是不落於人後。
這天下也終於是在陛下的治理之下,慢慢穩定了下來。
陛下有如此成績,那老令君想來也是老懷大慰的。”
“老令君的心意朕是明白的,只不過賈公你為何。。。”
“陛下剛剛也對那孫資說了,這做事情講究一個張弛有度,但是這做人學東西又何嘗不是。
陛下畢竟是他天下共主,日後要執掌天下之人,陛下要做到的東西又很多很多。
但是陛下最不可接受的就是處處受制於人,更不能被人如此指責。
這教導,也同樣是要張弛有度的。”
賈詡說完之後便直接躬身退了半步,這種事情自然也就是到此為止了。
不過在說完這些事情之後,賈詡看著那即將到達對岸的船隻,嘴角再次帶起了笑容,然後將一封不知道準備了多久的信帛交給了劉協。
“之前陛下曾問,若是老臣從長安離開,這三秦之地當如何行事?
老臣曾言又人願意相助老臣,相助陛下保護三秦。
若是那韓遂等人真敢動兵前來,那邊讓他們不得好走。
今日這韓遂果然在陛下離開之後動起了歪心思,那詡自然也是不能再繼續瞞著陛下才是。
這是那人送給陛下的一封信,想來這個時候是該獻給陛下的時候了。”
說罷,這賈詡便將信帛送到了劉協的面前,然後帶著笑容微微後退。
只留下那看了信帛之後,臉色露出驚訝之色的劉協在那裡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