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有令,不降則死!”
“我大漢所過之處,盡是我大漢之土,爾等負隅頑抗之輩若是還不肯明悟,那便是我大漢王朝之敵!”
“陛下有令,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這一聲聲的咆哮聲音之中,大漢地兵馬再次出兵,這一次他們全部撲向了面前的定襄郡之地.
這定襄郡的地界之中,這數十年都在鮮卑人的馬蹄踐踏之下,早就讓曾經的大漢邊疆重地變成了如今的牧馬之場。
而這麼多年大漢並非是只有防守,從當年丁原前任,幷州刺史張懿張使君。
到後面那一代代的護烏桓校尉,護鮮卑校尉,甚至是度遼將軍等等。。。
可是這麼多次進攻,就沒有一次能夠讓大漢的兵馬從草原上笑著離開的.
那一次次的進攻換來的只是慘痛的教訓,還有那幷州之地近乎於家家素縞,戶戶哀嚎。。。
所以在這幷州之地,在這定襄郡之中,當年縱橫塞外讓胡人俯首的漢人大軍已經慢慢變得有些畏胡如虎了。
反觀曾經見到漢人就要跪地求饒的異族胡虜現在則是耀武揚威,不再把曾經那頭鎮壓天下的猛虎放在了心裡。
這一次劉協的進攻不僅僅是擊退了步度根,準備逐步佔領這偌大的定襄郡之地,更是再次將這大漢的脊樑給樹立了起來。
這些年,因為大漢的連年征戰,因為大漢的諸侯林立,其實大漢的兵鋒早就已經不是當年可以比的了。
此時不管是袁紹還是曹孟德,亦或者是西川的劉季玉還是荊州的劉景升,江東那剛剛站起來的孫仲謀。
他們除了曹孟德之外,哪個治下的土地不是有胡人異族盤踞?
他們哪個不是將對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他們如今任何一個人出手,其實都可以讓那塞外的異族再次看到大漢的勇武和能力,只不過他們都顧不上這群自己看不起的傢伙,全心全意放在了那爭奪天下之上。
這才給了這群異族繼續下去的可能。
這才讓他們覺得大漢不過如此的一個錯覺。
隨著天下的局勢逐漸變得明朗起來,也隨著劉協的慢慢崛起,這天下的局勢也慢慢變得有所不同了起來。
伴隨著那大漢皇帝劉協的一聲令下,伴隨著那一陣陣的呼喊之聲,整個定襄郡都開始亂了起來。
曾經以為自己會在這片草原上繁衍下去的一個個部落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當他發大漢的兵馬出現的時候,本以為他們會和之前一樣虎頭蛇尾的結束,可未曾想到他們對自己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但凡是不肯投降之人,所有男丁會全部進行屠殺覆滅,女眷則是會成為漢軍的奴隸,享受著曾經那些被擄走的漢人女子才會有的待遇。
而在一次次屠殺之後,這大漢的兵馬進展很順利,那一個個的鮮卑部落似乎也是回過神來。
所以他們想要團結起來,然後用曾經的辦法來對付這群突然出現的漢人。
可後果自然是不用多說了,不要說這劉協親自率領的漢軍主力,就連他們身側出現的那一支漢軍遊騎,那一支“烏合之眾”都將他們所謂的聯軍打得潰敗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