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袁紹當年是真的這麼幹過。
而曹操...賈詡表示這位的才華,霸氣,能力都可以相信,但是這個品格嘛...
劉協現在唯一的優勢只有他還是天下公認的皇帝,別讓眭固一不小心殺紅眼了,將這件事情給殺沒了。
正是因為得到了賈詡的提醒,因此眭固也沒有為難兩人,甚至默許兩人投降他人。
不管是投降袁紹還是投降曹操的話,眭固都不介意,他所要的就是將野王城中所有能夠帶走的全都帶走。
糧秣,輜重,車架,戰馬...當然還有兵馬和錢帛等等。
而在眭固處理這一切的時候,那魏種與薛洪兩人也已經各自做出來了自己的選擇。
“曹孟德雖然兵臨城下,但野王城堅固,還有不少兵馬願意跟著洪堅守下去。
眭固將軍也願意留下足夠的糧草等物,而城中百姓無力逃脫,有擔心曹軍屠城,也願意與某家共保野王....”
薛洪作為河內郡的長史,不但是張楊最重要的臂助,這河內薛家的俊傑之輩,更是這河內郡威望極高之人。
如果說眭固因為他的出身和經歷在軍中威望不俗,那麼薛洪則是因為他常年處理政務。
在百姓和整個河內威望同樣不俗。
當然,這並不是他有能力據守在此地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在此之前,他就已經讓人傳信鄴城了。
希望河北的袁紹能夠出兵,若是能夠堅持到袁紹到來。
那麼他不但可以保住性命,更是可以順勢投效。
魏種當然也聽出來了薛洪的意思,甚至聽出來了薛洪的言外之意。
他有把握保住野王,希望魏種可以和他一起,到時候一起投入袁公麾下...
只不過對於薛洪的提議,魏種直接搖了搖頭。
“薛長史的好意,種心領了!”魏種直接朝著薛洪苦笑了一聲,“在下與曹公之間的事情,想來薛長史也是有所耳聞的。
當年曹公怒殺邊讓,屠戮其家,讓我兗州之人奮力反抗。
其中過往,孰是孰非已經無話可說了。
但是...當年曹孟德曾對眾人有言,唯魏種且不棄之也,只可惜之後在下非但背棄了他曹孟德。
甚至還...之後聽說曹孟德一怒之下曾經立下誓言。
在下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在下也!
這誓言還在耳中迴盪,不得不讓在下心中驚懼,日夜難寐。
今日曹孟德雖然未曾親至,但夏侯妙才乃是他麾下猛將,忠心耿耿之人!
若是讓那夏侯淵抓住了在下,以他那弒殺的性子,恐怕在下難逃厄運。
因此...還是多謝薛長史的好意了。”
魏種說完之後再次朝著那薛洪躬身行了一禮,然後便緩緩離開。
直到最後一刻,薛洪也沒有再繼續詢問他是去冀州,還是去河內。
因為已經沒有必要了。
無論去哪裡,他們之間的交情,也就戛然而止了。
薛洪敬佩魏種的才華,此人雖然不是一個善於軍謀之人,但是在治政方面確實是當得起大才。
否則也不會讓曹孟德那麼生氣和在乎。
只可惜了,這等人不能和他站在一起...當然薛洪也不敢殺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