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時候,可以承受足夠的氣運...
玲瓏柔和的聲音像是一個答案,隱約之中,似乎跟班丘氏的毀滅完全聯絡到了一起。
每一位至尊和巔峰強者都需要信仰,但他們需要的不是信仰本身,而是憑藉著信仰轉化出來的氣運。
每一位至尊和巔峰強者都承載著強烈的世界惡意,而氣運,則是可以幫助他們抵消世界惡意,讓他們更好的保持自我的東西。
被信仰的目標從信仰層面摧毀信仰物件通常只有一個目的。
不可能是什麼看對方不爽。
雖然每一位至尊都可以稱之為暴君,但沒有任何一位至尊會無緣無故的去毀滅屬於自己的文明。
中立規則本質上就是接受一定程度的秩序,也接受一定程度的混亂,對於混亂和秩序,中立是一邊接受一邊排斥,繼而演化出了一種看上去很混亂但又有實際邏輯的秩序。
所有遮遮掩掩的東西全部都在中立規則下被完全撕碎,整個中立陣營就是最直白的四個字:強者為尊。
這是所有中立規則的源頭。
你是好人,壞人,先天神聖,或者惡貫滿盈,都無所謂。
你強,你就有道理。
在沒有招惹到至尊的情況下,至尊也不會看誰不爽,自然沒理由去滅掉自己下面的豪門或者文明。
所以當至尊和巔峰強者在信仰層面去抹殺信仰物件的時候,大部分時候,他們只有一個目的:以最快的速度聚攏氣運。
生命產生信仰,信仰轉變為氣運。
這樣的做法,等於是跳過了中間的步驟,直接從生命的源頭強行聚集氣運。
這無疑是殺雞取卵。
但必要的時候,也沒人能夠阻止至尊這種行為。
班丘氏無疑是很冤。
但太昊就是這麼做了。
他把整個班丘氏當成了棄子,毀滅的毫不猶豫,就是要將班丘氏的一切都變成氣運。
至於對錯,是否合適。
太昊的行為就是對的,而且非常合適。
因為他是至尊,即便是錯的,那他也是對的。
此時結合玲瓏的回答,班丘氏覆滅的原因,似乎有了答案。
“陛下的意思是,太昊滅掉班丘氏,是為了李東城凝聚氣運?”
陳畫樓皺了皺眉:“太昊和李東城似乎沒什麼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