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成最終還是沒能見到李狂徒。
他甚至都沒能從李天瀾那裡得知李狂徒目前的狀態,只是知道他還活著。
生氣?惱怒?憤恨?
或多或少,這些情緒都在他的心裡存在著,只不過更多的,卻是一種都在預料之內的平靜。
在來東皇宮之前他就已經預料到現在的局面,因此並不意外,李天瀾如果真的是這麼好說話的話,整個中洲如今也不至於處在一種焦躁不安的敏感狀態。
這件事情顯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到最後,終究還是要靠著拳頭和實力說話。
東城無敵猜測李華成這麼急著來到這裡是有底牌的。
不止是東城無敵 ,其他所有人基於對李華成的瞭解,都覺得他是有底牌的,十年的時間,李華成行事溫和,偶爾也有強勢的時候,但無論他做法如何,無論做什麼,都不至於把事情弄到最後無法收拾的地步,這份穩妥,讓整個中洲信任了他十年的時間,這次似乎也不例外。
李華成確實有底牌。
那種只要他丟出來就可以馬上跟李天瀾達成一致,絕對可以讓李天瀾妥協放人的底牌。
他帶著這張底牌,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說服李天瀾。
甚至都不需要說服,李天瀾就可以妥協。
但牌不是這麼打的。
所謂的談判,如果註定了一方要一直無條件的退讓妥協的話,那就不是談判了,而是一場掠奪。
能要回李狂徒的方式不止是一種。
硬的不行可以來軟的。
李華成完全相信,只要他無條件的妥協,滿足李天瀾的獅子大開口,任由東皇宮掠奪相當一部分中洲各種資源的話,他隨時都能把李狂徒帶走。
可中洲不是任由李天瀾掠奪的後勤基地。
談判,博弈,爭執,對峙。
人,李華成必須要帶走。
但在讓李天瀾見識到自己的底牌之前,李華成必須要先讓李天瀾見識到自己的力量。
任何場合下都是如此。
只有己方先展示了實力,接下來才會有平等對話的資格。
他必須要讓李天瀾認識到中洲要人的態度不是低人一等的,中洲可以給予東皇宮利益,但也能完全摧毀東皇宮的體系。
這一點或許李天瀾清楚。
但能做,和敢做完全是兩回事。
李華成要表現出來的,就是這種可以隨時毀滅東皇宮的力量。
簡單來說,就是我露兩手給你小子看看。
看過之後,當局面重新變得平穩下來,李天瀾或許會在反思中變得更加成熟。
這就是一場站爭。
一場李天瀾和李華成之間的站爭與博弈。
博弈的焦點是李狂徒。
而籌碼,則是東皇宮和學院派的各種資源。
大選臨近,風起雲湧。
已經確定會連任的李華成以及整個學院派本來是最應該安靜的集團,但現在學院派卻成了最先跳出來的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