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光是什麼?
這聽上去像是一句廢話。
但實際上對於沉迷於武道尤其是沉迷於劍道的人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也代表著劍道的兩個方向。
黑暗世界對此早有爭論,但卻始終沒有權威性的答案,也註定不可能有權威性的答案。
不同的人,不同的勢力,不同的劍道,不同的理念,每個人對劍光的理解都不同。
所謂的劍光。
到底是劍?
還是光?
前者代表的是鋒芒。
後者代表的是速度。
不同的武者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他們的答案,也是他們追尋的方向。
在李拜天心裡,劍光就是光。
太虛劍意縹緲難測,靈動虛幻,看上去很複雜,但卻又極為純粹。
太虛劍唯一的精髓就是快。
李拜天很久之前就說過自己是大後期,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沒有進入驚雷境之前他也算是天才,但說實話卻並不算多麼出彩,他曾經在中洲十大年青高手中排行第四,那個時候他還不曾進入燃火境,而從燃火境到驚雷的那段時間,太虛劍頗有一些泯然眾人的意思。
燃火境之下,他還能憑藉著蜀山的底蘊支撐著自己的高度。
但在燃火境,他的弱點就已經被無限放大。
他不夠快。
而太虛劍意,破壞力也並不算強。
但這一切在進入驚雷境之後徹底不同了。
能夠承受驚雷境力量的身體素質已經可以支撐起太虛劍的精髓。
以驚雷境為基礎,李拜天每進步一點,戰鬥力都可以說是爆發式的增長,太虛劍的殺傷力或許依舊不算強大,但速度卻是越來越快。
速度。
這是李拜天追求的一切。
從驚雷境到驚雷境巔峰,到半步無敵境,甚至到無敵,巔峰無敵。
李拜天唯一需要的就是速度。
他不需要殺傷力,極致的速度完全可以讓他摧毀一切。
這是他的武道和信念。
凝冰鏡的時候,在十大年青高手排行榜上,李拜天排在東城如是後面。
而如今已經是驚雷境巔峰的李拜天要是在面對同境界的東城如是,甚至可以將她壓制的喘不過氣來,這種狀態下的李拜天那一式無上太虛,足以讓大多數與他同境界的高手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而與之相對應的,蜀山涅槃劍卻是完全相反的觀念。
在衛崑崙不曾進入無敵境的時候,他眼中的劍光,就是劍。
所以他無論是聖徒還是涅槃劍主,他的劍都極重,大氣磅礴,浩浩蕩蕩。
這兩種道路幾乎代表了劍道的兩種大方向,不分高下。
李拜天之前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他看到了那道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