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艾美亞到烏蘭國,從國家距離上來看,兩者之間數百公里的距離並不算遠。
但若是規劃進軍路線的話,卻並不容易。
數百公里的距離放在中洲甚至都出不了一個行省。
但在小國林立的東歐,從艾美亞到烏蘭國,卻要經過兩個面積大概在兩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國。
奧加國。
羅斯國。
無論怎麼走,從艾美亞到烏蘭國,都必須要經過這兩個國家的邊境。
烏蘭國,奧加國,羅斯國。
加上烏蘭國後方的白玉國和洛森國。
這就是在中洲軍方心中極為有名的東歐五國。
這一片有著五個國家的區域之所以如此著名,完全是因為這裡之前是中洲的北冰洋司令部完全無法觸及的地方。
中洲在東歐只有六個國家沒有駐軍。
五國就佔據了五個。
而另外一個,則是全世界疆域最龐大的國家雪國。
浩浩蕩蕩的車隊在公路上一路向前。
從艾美亞國都一路向前,不曾有絲毫放鬆的急行軍讓雪舞軍團的五千精銳速度快到了極致。
改裝之後被當成了臨時指揮部的巨大卡車車廂裡,雪舞軍團第一師師長李宗虎少將面無表情的看著螢幕上的電子地圖,眉宇間滿是堅毅。
這一次的全速急行軍終究不同於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次。
二十多年前還不存在北冰洋司令部。
李氏的大小殿下帶著最初成立的邊禁軍團來到東歐,完全是在一片僵局和敵意中硬生生打出了一片天地,這才有了北冰洋司令部。
李宗虎是參與過那次開拓戰役的老兵。
所以想起當年的嚴峻局勢與熱血廝殺,在跟現在比起來,一切就像是舊事在重演。
李宗虎心思恍惚。
當年以烏蘭國為核心的東歐五國也曾經對中洲宣戰。
而當時支撐著中洲大局的李氏回應也極為乾脆。
邊禁軍團的第一任次帥火男帶著六百名精銳直接打了過去。
一天一夜的時間,六百精銳直接鑿穿了奧加和羅斯兩國的阻擋,踏平了烏蘭國的防禦,兵鋒直指雷基城下。
那個風起雲湧大勢動盪的年代,最終是雪國聯絡了西歐的諸多強國,數個超級勢力聯手,才勉強將李氏逼退。
李氏退出東歐五國,但北冰洋司令部的根基卻隨著李氏的妥協而徹底穩固下來。
時間悄無聲息的流逝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
李天瀾帶著雪舞軍團降臨東歐。
他給雪舞軍團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進軍雷基城。
同一個家族。
前後三位殿下。
如今最小的這位殿下,冥冥中似乎正在做著李氏曾經的兩位殿下不曾完成的事情。
李宗虎突然笑了笑。
他是邊禁軍團的第一批老兵,當年也是隨著李氏兩位殿下來到東歐的精銳之一。
只不過那個時候的他還很年輕,境界低微,遠沒有進入李氏門牆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