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李天瀾見面的是鄒遠山,但見面的地點卻是在江浙理事大院的一號樓。
這裡是吳正敏的住處。
吳正敏進入內閣的事情已經成了定局,中洲的組工部門早在幾天前就下達了檔案,整個江浙都因此劇烈震盪,近日來江浙的理事大院極為熱鬧,行省一級的各個部門,下面的地市級主要領導可謂絡繹不絕。
吳正敏經營江浙二十多年,擔任一把手的時間就將近二十年,其深厚的根基在他即將離任的時候徹底顯示出來,理事大院裡每一輛進出的小車,都足以說明這位老人對江浙近乎出神入化的掌控力。
中洲東南今年很熱鬧。
最熱鬧的就是江浙。
熱鬧,但卻並不混亂。
吳正敏離開江浙自然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但他的去向卻並不是不可接受,進入決策局,而且還是中洲的實職副相,並非虛銜,在內閣中分管中洲商務,金融,市場經濟,質檢,海關以及旅遊等工作,排名雖然是最後一位,但手中的實權卻沒有絲毫水分,這無疑是豪門集團和李鴻河暗中力挺的結果,同時向整個江浙宣告吳正敏離開江浙後並沒有失勢,如此舉動不至於徹底穩定人心,但起碼也不會讓整個江浙的官場都人心惶惶。
這是穩定江浙的第一步,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只有吳正敏依舊大權在握,李氏所有的後續動作才能有意義。
李天瀾來到位於臨安省府路的理事大院的時候剛過上午九點。
吳正敏的秘書親自肅立在門口迎接。
秘書跟李天瀾同姓,單名一個同字,相貌普通,內斂而含蓄,他伸手攔下李天瀾的車,拉開副駕駛的車門坐上來,微笑道:“殿下,我是李同,書記和總督在院裡散步,讓我來接您。”
李天瀾笑著點了點頭,眼神平和。
他這幾天一直在熟悉一些江浙政要的資料,李同作為江浙一把手的秘書,資料自然也在其中,只不過比起十三位江浙理事,李同的資料要含糊不少,北海王氏和崑崙城聯手襲擊李鴻河,之後一系列變化迅猛而倉促,其他人沒有準備,即便是李氏自己也沒什麼準備,這麼幾天的時間,李天瀾想要融入到江浙高層圈子裡完全不太現實,他今天硬著頭皮過來,都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意味,在連吳正敏都沒見過的情況下,他自然很難了解李同是個什麼樣的人。
黑色的奧迪緩緩駛入理事大院門口。
同一時間,一輛掛著甬城牌照的奧迪緩緩開了出來。
兩輛車擦肩而過。
李天瀾掃了一眼。
是甬城的一號車。
“是甬城季書記的車。”
李同輕聲提醒道,他看著窗外那輛離開的奧迪,眼神裡帶著不加掩飾的羨慕。
“甬城的季安康書記。”
李天瀾笑著說了一聲,在他研究的那份資料裡面,江浙副書記,甬城的季安康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因此他能理解李同眼神中的羨慕。
因為季安康可以算是李同前任的前任,是吳正敏當年的第一位秘書,可以說是心腹中的心腹,吳正敏向高層力薦季安康擔任甬城的一把手,同時為了制衡臨安的王靜心,將他生生推到了副書記的位置上,如今的江浙,季安康看上去是一方諸侯,但實際上卻是整個江浙名副其實的第三把手。
那份秦微白結合李鴻河給出的資料中明確的指出來,在吳正敏離開江浙的情況下,只要保住季安康,鄒遠山在跟王靜心的競爭中幾乎就等於是利於不敗之地。
李天瀾若有所思的開著車。
車子路過理事大院一號樓,來到了理事大院內的棋盤山。
棋盤山上樹木蒼翠,但卻不給人生機茂盛的感覺,反而在一片翠綠中顯得有些荒涼。
棋盤上上有棋盤寺。
李天瀾順著山路西行,最終在一片古老陳舊的山壁前看到了兩個並肩站立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