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瀾重回中洲引發的震盪仍未平息,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洲特戰系統內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
關於李天瀾的一切話題都開始變得越來越熱門,整個中洲,隨著他的迴歸都有了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徵兆。
這一切並非是因為李天瀾的實力,甚至不是因為他的天資。
而是因為他的身份。
只因為他的身份。
李氏的繼承人,李鴻河的孫子。
這個身份就像是一面鏡子,他站在中洲,可以清晰的照映出崑崙城的根基虛浮,照映出當年那場叛國案的重重疑點,照映出北海王氏當年的沉默有多麼的意味深長,同樣也可以照應出嘆息城多年來的堅定立場。
這是一件讓人很尷尬的事情。
崑崙城不願意看到李天瀾出現,因為他們當年踩著李氏的殘骸登上如今的位置,李氏的任何一個人,都會被他們本能的視作威脅。
北海王氏也不願意看到李天瀾出現,因為他們當年的沉默無論對錯,多年以來,他們早已證明了當年他們沉默的正確性。
二十多年前,北海王氏與李氏共同支撐著帝國的東南集團。
而如今,北海王氏在東南集團至高無上。
所以李天瀾的出現,對於北海王氏而言同樣是個威脅。
可現在李天瀾三個字可謂名鎮黑暗世界,他還是嘆息城的少城主。
他若是死在長島,那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可他如今卻沒死。
奇蹟般的死而復生後,他的身份一下子將北海王氏和嘆息城推到了一個都很想動但卻沒人願意輕舉妄動的處境裡。
於是李氏開始只為自己而活。
李天瀾還是嘆息城的少城主。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李天瀾還成了中洲特戰系統的英雄。
北海王氏與崑崙城蠢蠢欲動卻不動。
李天瀾也不動。
所以中洲特戰系統內的氣氛才會越來越緊張。
暫時還沒多少人知道李天瀾現在的狀態,人們對他的印象始終停留在長島決戰的最後時刻,那種狀態下的李天瀾,掌控著嘆息城的資源和李氏殘餘的光芒,雖然比起崑崙城和北海王氏還差得很遠,但起碼有了一拼之力。
所有人都在等著李天瀾的動作。
只要他一動,帝國特戰系統近二十年來最大的動盪似乎也將拉開帷幕。
李天瀾確實在動。
所謂的動,無非就是他不在枯坐在湖邊,而是隨意的在東皇殿內閒逛。
如今還掛著寒月宮招牌的東皇殿面積不大,將近兩百畝的面積,但卻處處都透著精緻,花草樹木,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李天瀾整日漫步其中,整個人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
所有人都能感覺得到這種變化。
李天瀾變得越來越普通,越來越平凡,那種令人內心平和的安靜在他身上開始逐漸消失,一身白衣的他行走於花草之中,卻飄忽的像是一粒塵埃,微小沉默的幾乎要讓所有人都徹底忽視。
他的氣質每一天都比之前變得更加虛幻,他明明就站在那,可以被任何人看到,可人們的注意力就是無法集中在他身上。
虛無縹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