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穿著道袍的身影出現在月色之下。
“師傅,今天你動用的雷法能不能教教我?”張懷義湊在張靜清身邊問道。
張之維跟在兩人身後,面上不在意,耳朵卻也高高豎著,他的手互相放在袖筒中揣著,彷彿這是他的標誌性動作。
龍虎山師徒三人一行的馬恰巧放在羅木鎮,唐門沒有留宿他們,或者說唐門自古以來就沒有留宿他人的習慣,但所幸事情辦妥了。
“這一招啊,沒法教!”張靜清並沒有騙兩人。
【二十四節雷法·驚蟄】
驚蟄雷響,萬物生長,這招出自龍虎山歷代天師代代相傳的天師度,沒有天師度的禁制,這招是沒辦法施展的。
“這樣啊!”張懷義的眼神一暗,他也心知是怎麼一回事兒了,有著張之維在,這天師的位置是落不到他身上的。但隨即,眼神再次變得堅定,回身朝著張之維:“師兄,你剛剛拿金光咒化刀,這招是不是偷學的我。”
張之維撓著頭,師兄弟情意深重,雖然龍虎山的人都是心照不宣,但他還是覺得對不起張懷義,自覺站在身後有些尷尬,只是沒想到張懷義會主動和他搭話。
“借鑑,借鑑!”
“那師傅的這招我就不學了,你往後可得多讓我見識見識!”
張靜清的嘴角也是掛上了微笑,弟子們如此,他這個師傅可是很欣慰啊。
張懷義像是從這時候開啟了話匣子:“師傅,唐門的人可真有錢啊,這唐潛小子一出手,就是好幾百大洋。”
“他們有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很久了?”
“是啊,這些人自從在蜀中成為唐門之後,逐漸有了這門手藝。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看過吧?”張靜清每次對於弟子的疑惑,出奇的有耐心。
人以文寄思,孟元老說是寫《東京夢華錄》,其實是在追憶。《東京夢華錄》成書于靖康後,金人鐵蹄踏破開封府,寫在書中的民風習俗、時令節日,飲食起居、歌舞百戲不過是無限的追憶與眷戀。
“看過。”張懷義點點頭,人們對歷史的總結不過是沒有總結罷了,要是以史為鑑,現在的鬼子會踏上這片土地。
“《東京夢華錄》中諸多的炒菜的方子,其實就是孟元老宴請曾經的過路的唐門中人,唐門中人給的。以往的天師可是在這次宴席上對唐門褒獎頗多。”
“褒獎?”張懷義不懂。
“這是一群有信念的人,你當為什麼趙良仕會找到他們?就是確定唐門會接綿山的單子。哎……不提了!”張靜清深深嘆了一口氣。
張懷義卻是不懂,只覺得用殺人的手顛大勺?唐門這群人還真是特立獨行。
不過這門手藝還真是經久不衰,吃香了千年有餘,誰叫民以食為天呢。
“那他們,在好——久之前是幹嘛的呢?”張懷義拉著長音。
“這就不好說了,只能從先祖手札的隻言片語分析:唐門進入蜀中之後,才算是放棄了顛沛流離或者是投效朝廷的生活,逐漸安定了下來。
那時候儒家還勢大,稷下……嗯,小棧的人和儒家的人穿一條褲子,倒也針對了不少次唐門,但他們卻是始終如一!歷朝歷代都一樣,異人的江湖,總是少不了血雨腥風。”
“這麼說,小棧與唐門是世仇嘍?”張懷義彷彿發現了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