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沒問題,唐門煉器的【觀園】也沒問題。
那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出了蕭瑟山林之後,在一處光禿禿山坡上定位參照物的唐潛不由感慨一聲:“地圖和觀園加起來終究沒有導航好用!”
唐潛迷路了,這幅店家說已經很詳細的地圖具體到地點,那還正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大方向上,唐潛確定已經到了介休縣附近,剛剛鑽出的蕭瑟山林就應該是綿山了,但現在,他該往哪裡走?
“那好像是個村莊!”
唐潛運炁至雙腿,一步邁開就是幾米的距離,起伏的路硬是讓他走出了高速公路的感覺,整個人迅速朝著有著石門的村子趕了過去……
李家堡
後世隨便開啟水龍頭就流出的嘩嘩自來水,在晉省可是最為寶貴的資源。
李家堡有著三口井,一口井是前朝的時候打的,已經乾枯,在村中央。
另外兩口是民國的時候打的,閻老西執政的晉綏地區在民國來看還是不錯的,單就一項,1933年,整個民國,晉省適齡兒童的入學率幾乎達到了70%,這在整個民國都是罕見的。
而在基建方面,同樣做了不少的工作,兩口新打的井成了李家堡的命根子。
戰亂的波及讓李家堡的村民已經朝著綿山之中躲避,但村民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這兩口井,選出了20名青壯年留下看護。
唐潛從進了李家堡的石門,就立馬感覺到了不對,靜,太安靜了。
整個村子彷彿沒有人一般,明明家家戶戶的門開著,但就是找不到人。
逃難去了?
唐潛一邊朝著李家堡的中心走,一邊思索著。
不對!
有聲音!
當一個腦袋從屋頂上竄出的時候,唐潛看到了讓他目眥欲裂的一幕。
茅草亭子歪歪扭扭,像是剛剛經歷了戰火,十多個日本兵看起來很鬆弛,押著青壯年正在收集石塊,一個個石塊在茅草亭子旁邊被堆積成了小山,亭子裡是一口看著有些年頭的水井。
當最後一人將手中石塊放下後,端著槍的日本兵卻是讓青壯年們排起了隊,當第一個年輕人被用槍口頂著跳下枯井之後,日本兵又示意接下來的後5個人拿起了剛剛蒐集的石塊。
“往裡砸!”
唐潛看懂了日本兵的意思。
這群畜生!
“噗!”
隨著刺刀見紅,不從的青壯年應聲倒地,接下來的四人一下子癱軟下來。
“往裡砸!”
日本兵再次示意,催促著四人。
石塊從井口一塊接著一塊落下,井中傳來的慘叫聲,在日本兵的耳朵裡像是個節目,一個個發出難聽的笑聲,有的還探頭朝著井中看了一下,似乎井裡的景象非常讓他滿意。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