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郊外,數十名女子正在踏雪賓士。
女人們身著騎馬裝,馬背上掛著箭囊和彎弓,縱馬揚鞭。
再輪流從大樹下的標靶前飛馳而過,張弓搭箭,一箭射向標靶。
凡是射中的,都會迎來一陣喝彩。
沒射中,也不會有人嘲諷,而是說著鼓勵的話。
百姓看到這場景,都會選擇避讓,都知道是王府女眷出遊。
出遊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計劃的。
制定計劃的,其實是朱徽嫻,她是會長。
由她挑頭把文官武將的女眷集到一起,結了個社,取名梅花社。
梅花社建立的原因,是楊承應「夫人外交」策略的延續,同時也是提高女子各方面水平的方法。
有射箭搏殺、騎馬圍獵、琴棋書畫、讀書識字、軍規條例、謀略兵法、刺繡廚藝等課程,可根據興趣自行學習。
不從外面請老師,梅花社內部互幫互助。
也不要求全都學會,長點見識,等自家男人回來增添幾分新意。
除了夫人,還有家中女兒,也跟著一起。
不過,由於楊承應提前回府,朱徽嫻沒有出席這次郊遊。
由海蘭珠和德音帶領大家。
等眾人停下,整理自己的坐騎時,海蘭珠笑著鼓勵幾名騎術不精的夫人。
德音則大大方方來到田娥身邊,笑道:「孔夫人,我只知道你學識淵博,沒想到騎術也這麼好。」
田娥是孔有德的夫人,夫妻倆育有一女叫孔四貞。
「都是有德交給我,我平日得空也一直努力學。」田娥微微一笑說道,「當時殿下初定遼南三衛,北有***,西有大明,有德擔心我轉移時拖後腿。」
「是嗎?真是杞人憂天。我聽我阿瑪說,大汗想盡辦法學習殿下的四方陣,卻苦無辦法。」
「是的。當時真的害怕,八旗有幾萬精兵。有德時常唸叨,自己是註定要為殿下盡忠而死,希望我逃到南方。」
或許是這個話題有些傷感,而且現在事過境遷,完全不用操心那種事發生。
田娥主動換了話題:「你的騎術了得,是跟誰學的?」
「自己瞎學的,論騎術第一還是海蘭珠和布木布泰,她們是蒙古女子,騎馬跟走路一樣。」
德音麻利的卸下馬鞍,牽著馬兒到溪邊河水。
聽到她們對話時提到自己,海蘭珠和布木布泰望了過來。
布木布泰道:「騎馬其實不難,只要腰部有勁兒,你們就能騎得很好。如果再跟騎兵學,親自餵馬、刷馬、給馬裝上馬掌、冬天給它穿馬衣,就更不得了。」
她在承澤府閒來無事,就和姑姑做這件事。
現在騎的白馬「踏雪」,就是布木布泰精心飼養的坐騎。
「說的太好了!」德音補充道,「騎馬靠的就是腰腿力氣,只要練好了這個,就算成功一半。」
不太會騎馬的尚景徽等人,默默的點點頭。
尚景徽起初是不太喜歡梅花社,總覺得教的內容「粗鄙」,沒有詩社文雅。
在朱徽嫻力邀之下,她才勉強參加,然後迷上了這裡。
梅花社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
尚景徽正琢磨著騎術要點,忽然聽到一陣笑聲。扭頭望去,原來笑聲來自許尚的夫人——白翠英。
她笑得沒頭沒腦,讓德音很是好奇:「嫂嫂為何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