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燦人麻了。
原以為中原賊寇都被洪承疇剿滅了十之七八,剩下十之二三極容易對付。
於是乎,他賄賂權門,想得到五省總督的位子,剿滅賊寇,加官進爵,揚名立萬。
萬萬沒想到,他人還在安慶就遇到第一件大事。
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革左五營都反了。
嚇得熊文燦火速趕往襄陽主持剿賊。
到了之後,一查賬,才明白林銘球為什麼主張招撫張獻忠,而不是剿滅。
因為賬上沒錢。
熊文燦只得上奏朝廷,請求撥款。
朝廷表示同意,加派剿餉二百八十萬兩,撥付軍前。
可這一耽擱,已經是崇禎七年的十月。
距離張獻忠鬧事,過去了半年之久。
有錢了,熊文燦應該高興才是,怎麼麻了呢?
欠餉沒發呀。
要是補發了十二萬士兵,近一年的欠餉,還剿個屁的賊。
但是不補發,也是不行的。
人人都知道朝廷解送軍前二百多萬兩軍費,都盼著發銀子。
左右為難之時,朝廷催促出戰的旨意也到了。
熊文燦只得把尤世祿請到府衙。
注意!是請,不是叫。
尤世祿拜過熊文燦,在椅子上坐下。
熊文燦滿臉堆笑:“尤總兵的威名,在下素有耳聞。在關寧軍中也是一等一的猛將,令兄如今在寧夏總兵任上,使邊境獲得安寧。”
總之,一頓猛誇。
尤世祿聽著,覺得味道不對。
“都堂有事儘管吩咐,卑將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負都堂期望。”
他趕緊表態。
熊文燦一拍椅子扶手,叫道:“好!本都堂就等著你這句話。”
尤世祿的心沉了一分,皺眉道:“都堂有何差遣?”
他心裡已經猜到了七八分,只是不能確定。
熊文燦道:“朝廷下旨催促,命我等儘快剿滅張獻忠、羅汝才等賊寇。”
“都堂,正值十月,天氣寒冷倒是其次,山區糧食轉運困難。”
尤世祿說道:“最要緊的還是餉銀,士兵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得到餉銀,很多餓著肚子。”
“朝廷撥付的二百多萬白銀,已經到了襄陽。”
熊文燦說道:“只要剿滅了賊寇,我就撥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