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李倧忙不迭的點頭同意。
金尚憲驚到了,向李倧道:“殿下,斷不可答應啊。”
說罷,他磕頭不止。
“來人,把他給我拉下去。”
李倧怕影響了談判結果,趕忙叫人把金尚憲帶了下去。
楊承應這才露出笑容:“雙方早這麼談就好了,何必搞得殺氣騰騰的樣子。”
說著,他邀請李倧重新入座。
談判繼續。
這次,換崔鳴吉上陣。
他是吏曹判書,表面上是個主和派,實際上是為了保全李朝。
雙方就細節交換意見,制定條款。
下午,終於簽訂了條約。
因為一六三三年是葵酉年,所以條約名稱叫《癸酉修好條約》。
條約規定,李朝將皮島和釜山劃出,作為周方駐軍地。
開李朝的義州、咸鏡道的會寧和周方的安東縣做互市點。
還詳細規定了歲幣繳納問題,以及貴族購買公債等。
最終,雙方代表在上面簽了字。
談判結束,楊承應回到書房。
寧完我帶著條約文字,走了進來:“李朝真是奇怪,他們辛苦從漢城府來,目的就是為了講和。
卻派一個頑固的老頭子出來談判,表現一下強硬。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他們不會以為自己有實力與大王叫板吧。”
“這思路,我也理解不了。”
楊承應說道:“記得唐朝時,他們為了座位順序和倭國爭論。以他們的體量,怎麼敢與倭國說這些話。”
“還不是仗著三江口之戰,倭國慘敗,又畏懼大唐國威,不敢把它怎麼樣。”
寧完我也熟讀歷史。
“真應了《韓非子》那句話,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楊承應坐下後,叮囑道:“此事告一段落,以後在一段時間內不要刻意招惹李朝。”
“屬下明白,過分貪婪不利於日後的大計。”
寧完我說道:“屬下會時刻盯著李朝,一有異常,會上報給大王知曉。”
“對了,不要攔截李朝的使者。”楊承應額外叮囑一句。
“屬下明白。”寧完我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