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突圍!”濟爾哈朗說道。
“沒錯。趁著敵人還沒有完全包圍,我們殺出去,與大汗匯合。”
多鐸異想天開的說道。
濟爾哈朗聽了,心裡有些發苦,大汗怎麼派了這麼個愣頭青,給我當幫手。
不過,愣頭青有愣頭青的好處。
濟爾哈朗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這主意的確妥當。敵人連夜攻城肯定疲憊,此時突圍尚有勝算,不過……”
“不過什麼?”多鐸忙問。
“突圍之事一定要計劃周全,不能亂來。”
濟爾哈朗說道:“你和我都趕忙清點好帳下士兵和糧草,咱們再指定具體計劃。”
“嗯,有道理,我這就去安排。”
多鐸轉身離開。
濟爾哈朗眼神瞬間冷下來,他叫來自己的心腹。寫了一封書信,讓心腹帶出城,交給楊承應。
當日,楊承應收到這封信。
在信裡,濟爾哈朗表示自己可以投降,但希望楊承應能答應他做建州外藩。
為表示誠意,他還說了這麼急迫和談的原因:
多鐸想來個玉石俱焚,與城外遼東軍決戰。
都到這個時候,濟爾哈朗還在欺騙。
楊承應看過,提筆寫了三個條件:
第一,決不允許外藩的存在,但八旗子弟可以迴歸田野,皇太極計丁授田的政策不變。
且允許僱傭佃戶種地,但雙方是僱傭關係而不是主僕。
第二,效法阿巴泰的模式,在鑲藍旗改編後,給予一片駐地,拱衛北方的防禦。
第三,上述條件,必須在鑲藍旗和正白旗全體繳械後,方可施行。
濟爾哈朗看到這個條件後,心都涼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手底下的旗丁,誰肯選擇投降。
可是,多鐸已經在籌備突圍,面對重重包圍,凶多吉少。
到那個時候,他該怎麼辦!
就在濟爾哈朗猶豫的時候,一則振奮的訊息傳來,大汗來了。
農曆的十月三日,大雪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