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臨走前,見過十五叔,並委婉的提醒過。”
嶽託話鋒一轉:“但十五叔似乎對臣的話,有些不在意。”
“如果我不是手上沒人能制衡濟爾哈朗,也不會派他去。”
皇太極嘆了口氣。
濟爾哈朗是鑲藍旗旗主,想要制衡他必須旗主。
可眼下八旗旗主都有自己的差事,豪格監視蒙古騎兵,多爾袞組織百姓堅壁清野。
阿濟格打仗一流,但是政治能力太差。
至於嶽託和碩託的兩紅旗,那可是和皇太極手裡的兩黃旗,作為主力上陣。
最後,只剩下多鐸。
嶽託又道:“濟爾哈朗似乎對大汗先守後戰的策略,有些不滿。”
“他怎麼說?”皇太極問。
“他說,楊承應的胃口遠比以前要大。如果我們不謹慎應對,很可能造成難以預料的結局。”
嶽託把濟爾哈朗的話改了,不那麼有攻擊性。
“他心裡大概以為,我是把他當棄子。事實上,如果真那樣,我也不會讓多鐸也跟著去。”
皇太極說道:“看來是他有些誤會了。”
“臣倒覺得濟爾哈朗的話,有幾分道理。”
嶽託說道:“我們與楊承應有兩年沒正面交鋒,他一直沒閒著,說不定發明了什麼厲害玩意兒,對付我們。”
“如果有的話,我倒是想看一看,到底是什麼。”
皇太極自信地說道。
對於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起了變化,皇太極是有感覺的。
所以,他才會放出假訊息,讓人誤以為他起傾國之兵,主動與楊承應展開決戰。
事實上,他在瀋陽集結兵力,選擇按兵不動。
只派出小股哨騎,打探遼東軍的情況,尋找合適的戰機。
但他沒有出兵的訊息還是很快傳到楊承應這裡。
遼南,海州衛。
楊承應率領的近衛軍等中軍,在這裡稍作休整。
忽明忽暗的油燈照明下,楊承應倒騎著椅子,面對牆上的地圖,靜靜地思考著下一步的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