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番話的人,正是洪承疇。
他在寫奏疏,向皇帝稟報此次大捷。
無論帳外如何慘叫,都不影響他下筆的速度。
眨眼間,一篇千餘字的奏疏,便寫成了。
洪承疇吹了吹紙上的墨跡,擱下毛筆。
伸懶腰時,賀人龍走了進來。
“賀將軍來得正好,瞧瞧本官寫的奏疏。”
洪承疇拿起奏疏,遞給賀人龍,話裡帶著炫耀的意思。
賀人龍慌忙後退一步:“大人寫給陛下的奏疏,豈是末將所能品評。”
“哎,這上面也有你的功勞,你瞧瞧嘛。”
心情大好的洪承疇,很樂於對屬下施以小恩小惠,以此拉攏地位低下的武將,為他賣命。
賀人龍這才接過,瞧了一眼,卻眉頭微皺。
但只皺了一下,立刻舒展。
洪承疇留意到了,“本官奏疏上有何不妥?”
“屬下不敢。”賀人龍低頭。
“你只管明言,本官向來是聞過則喜。”
“那屬下就直說了。”
“說吧。”
“這篇奏疏雖好,卻沒有凸顯出大人運籌帷幄的事蹟。而且削弱了不沾泥的實力,會讓陛下以為大人平定的賊寇很弱,功績不值一提。”
聽了這話,洪承疇怔了一下。
他拿過奏疏,看了又看,不禁點頭。
有些學問,還真得請教老丘八。
“你說該怎麼改?”洪承疇好奇地問。
“首先,誇大不沾泥的勢力,特別強調他在楊總督時期,是如何的攻城略地。”
“然後呢?”
“為了凸顯這一點,屬下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
“你說。”
“屬下軍中有個名叫王大成計程車兵,他和當時還叫李鴻基的李自成是舊交。”
賀人龍點到為止。
洪承疇懂了,立刻讓賀人龍做一件事,那就是把這個叫王大成的殺了。
在奏疏裡,事情變成了這樣。
不沾泥在楊鶴縱容下,勢力愈發壯大。竟然勾結魚河堡士兵王大成,入犯榆林衛。
此事被魚河堡守備賀人龍及時發現,上報了洪承疇。
洪承疇將計就計,利用王大成誘出李自成,設伏兵圍攻。
李自成敗走,李卑領軍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