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登州仍然沒有被攻下。
主要還是因為鄧玘、陳洪範等率領的拉胯兵,沒有像模像樣的攻城武器,士兵也士氣低落。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看了遼東軍的伙食,他們鬱悶了。
自從拿下黃縣,耿仲明在海上肅清了叛軍水師。
負責運輸補給的船隻,就從萊州出發,到錦州港。或者是從旅順港出發,運到萊州。
再由兩萬民夫,在士兵保護下從萊州把物資運往黃縣。
等後來,局勢穩定下來,船隻直接運到黃縣外的龍口港。
運送的物資,包括但不限於糧食,豬肉,羊肉,兔肉……大白菜,大餅等。還有水果,如金州的櫻桃,德州的西瓜。
櫻桃非常值得說道。
這得感謝一個人,沈世魁。他在金州期間,注意到富人們的消費需求,於是大面積種植櫻桃。
還和同樣有經商頭腦的耿仲裕合作,在旅順區搞了一個大的冰窖,專門向來往客商售賣新鮮水果。
靠這個,市舶司和金州衛賺得盆滿缽滿。
到了戰時,這個冰窖就為軍隊服務。櫻桃凌晨採摘,再從冰窖取冰,運輸到霹靂營。
後來,直接運到了黃縣的第一師。
孟喬芳等人把這些只有富人吃得起的新鮮櫻桃,分給了作戰受傷計程車兵,或者是立下戰功的勇士。
當然,少不了高起潛一份。
呂直也跟著沾光,得到一份。
其他路明軍一對比,這待遇簡直一天一地,士氣更低落了。
居於登州城內的叛軍也很難受。
他們很清楚,海上退路被斷、陸上有遼東軍的情況下,想要突圍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還沒被打下來,是因為明軍的各路總兵扯皮,都想要獲得頭功,導致把最精銳的遼東軍排在最後。
“目前我替天行道軍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遼東軍隨時有可能向我們發起進攻,海上又被耿仲明堵死。”
李九成嘆了口氣道:“但我們生存的希望不是沒有,只要我們苦苦支撐,等到韃子入犯。
到時候,遼東軍一定撤軍勤王,我們就活了。”
儘管每個人都知道希望渺茫,卻也只能往這方面想。
投降是不可能的。
他們都是從關寧軍出來的,誰也不喜歡當了兩次叛徒的人。
何況,他們已經聽說了各頭領被斬首示眾的訊息,愈發打消了投降的念頭。
“我提議,每個人守一路,以防有變。”
劉澤清說道:“我坐鎮主城,兼防守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