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應這話意思很明白,他在撫寧還好,一旦南下,以皇太極之精明,一定會率軍來攻打撫寧,斷大軍的後路。
世人對關寧軍多有誤會,洗刷不洗刷都難說得很。
可是,金州軍和關寧軍到底是剛剛合在一起,關寧軍如果不拿出像樣的戰績,很可能被金州軍輕視。
楊承應把自己的後路交給何可綱及關寧軍,既是對他們的信任也是挑戰。
何可綱看的很明白,所以主動請纓守城。
“大帥,就算是我關寧軍全軍覆沒,也絕不會丟失撫寧。”
何可綱抱拳說道。
其他關寧軍將領紛紛起身,向楊承應抱拳。
“別輕言生死,我還等著與你們痛飲慶功酒呢。”
楊承應笑道:“你們只要牢記一點,我金州軍沒有孬種,不會潰逃到撫寧。”
金州軍一系將領都笑了起來。
楊承應決定率軍南下,和昌黎攻防戰陷入白熱化有關。
昌黎知縣左應選,楊承應是知道的。
還有一個參與守城的,他不知道。
那就是孟喬芳,他父親孟國用,官至寧夏總兵官。
在永平城破之後,孟喬芳和馬光遠一道帶著潰兵逃往昌黎。
左應選收留了他們,並請他們一起守城。還說服了張文運等本地大鄉紳拿出家產,資助守城的潰兵和青壯百姓。
皇太極派出的騎兵,在昌黎碰了一鼻子灰。
為了迅速切斷關寧軍、金州軍和朝廷的聯絡,大貝勒代善親率大軍直撲昌黎。
代善看昌黎軍民守城決心很大,覺得冒然進攻不妥,於是讓幾個俘虜自永平的生員,前去喊話,讓昌黎投降。
這幾個生員到城下後,故意喊:“大金國大貝勒有令,膽敢抵抗大金天兵的一律殺戮,不抵抗的一律赦免。”
“呸!”左應選朝城下吐了口吐沫,扭頭對城上士兵道:“你們都聽見了,抵抗者都要被殺光。
我們已經抵擋奴兵數日,城破之時就是命喪之日。
即便是不喪命,也是給他們當一輩子奴隸。”
城上守城士卒更有決心。
代善一看,覺得沒有別的辦法,於是下令攻城。
後金大軍兵分三路,左翼攻打西門,右翼攻打東門,蒙古軍攻打北門,唯獨留個南門作為城內守軍逃跑之路。
代善是有備而來,製作了大量的雲梯,在楯車的掩護下,朝著昌黎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