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遼西已經落入後金軍手中,徐光啟選擇走金州城—旅順港這條線。
到旅順港,再乘船前往天津登陸。
從天津出發,抵達京師。
還沒靠岸,徐光啟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
怎麼碼頭上的百姓,遠遠看過去一個個全都垂頭喪氣。
詢問船工才知道,由於遼西陷落,十餘萬軍民逃到山海關,令他們對於京畿之地的安危感到擔憂。
“唉,您說這都什麼事啊,建虜多少人,廣寧又有多少人,居然打不過建虜。”
船工重重的嘆了口氣。
徐光啟問道:“你往來於天津和旅順港之間,難道不知道金州北邊的情況嗎?”
船工搖了搖頭道:“金州一開戰,就開始戒嚴。我們根本不知道北邊發生了什麼事,您知道?”
“這個嘛,我也不是很清楚。”
徐光啟本來想聊幾句,轉念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暗暗在想,楊承應對付細作的手段真厲害。如果我說了,壞了他的計劃就不好了。
大船靠岸。
徐光啟走出船艙。
耿仲裕上前,低聲提醒:“徐老,待會兒不管發生什麼事,您一句話都不要說。”
“你家將軍有什麼鬼點子吧?”徐光啟半開玩笑地說。
“現在不能說,待會兒您就知道了。”
耿仲裕臉上閃過一絲狡黠。
徐光啟微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再追問。
官至禮部右侍郎的徐光啟抵達天津,按照規矩,天津本地官員要前來碼頭迎接。
於是,碼頭上出現一堆身穿官服的大明官員。
他們一看到徐光啟,紛紛抱拳施禮。
徐光啟在船上抱拳還禮。
床板放下,徐光啟邁著四方步,下了船。
官員們紛紛上前,與徐光啟寒暄。
雙方正寒暄,忽然聽到船上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
眾人的視線不由得放在了大船上。
“徐侍郎,這是怎麼回事啊?”有人問道。
“老夫也不清楚。”徐光啟一臉懵逼。
他想起耿仲裕的話,忽然心生好奇,想知道楊承應準備了什麼鬼點子。
一隊金州士兵穿戴整齊,吹吹打打的下了船,站在道路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