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港的賬目最多,也最複雜,晚一點送來,再集中全力對賬。
“對了,沈得功那邊有新訊息嗎?”楊承應隨口問道。
和沈得功單線聯絡的人,一直是耿仲裕。
耿仲裕道:“前兩天送來一則訊息,好像朝廷打算換掉袁可立,改任其他人擔任登萊巡撫。”
“哦?你知道為什麼要換嗎?”楊承應好奇地問。
袁可立乾的盡職盡責,沒理由突然換掉吧?
耿仲裕搖了搖頭:“目前只聽到風聲,不見確切訊息。”
楊承應點點頭,扭頭問孫得功:“旅順港幾個營訓練情況如何?”
“按照大帥的要求,一直刻苦訓練著。”
孫得功笑道:“他們這次參加蓋州之戰大受震撼,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正在發奮刻苦的訓練,期待來日建立新功。”
“好,有這種心態才是對的。”
楊承應揉了揉太陽穴,繼續說道:“你到個恰當時機,告訴他們,十三山義軍也要編練成新兵營。”
孫得功是老油子,一下子聽懂了楊承應的潛臺詞。
他笑出了聲:“如果知道這個,估計他們睡覺都睡不香了。”
“就是要這樣的效果。”楊承應也笑了。
有一種效應叫“鯰魚效應”。
從人才開發的角度來看,“鯰魚效應”是企業管理者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具體是指組織管理部門透過引進優秀人才以啟用原有員工的活力,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激盪效果。
原十三山義軍就是這條鯰魚。
他們抵抗意志和求生欲被徹底啟用,只需要輔以科學的訓練,來日必是一支打不垮衝不散的鐵軍!
“大帥,屬下能和您商量一件事嗎?”孫得功忽然開口。
“什麼事?”
“等新兵訓練完成,能否給屬下撥一個營。”
相比於虎翼營,孫得功顯然更清楚從十三山義軍訓練出計程車兵的戰鬥力。
“可以。”楊承應答應的很爽快。
孫得功愣了一下,沒想到大帥這麼爽快,忙道:“謝大帥恩典。”
“謝什麼恩典?”楊承應笑道,“等你得到這支部隊,就是你和祖天壽隨我出征的時候。”
“早就盼著出征呢,鎮守一方還得是那些青年將領,腦子靈活。”
“哦?”楊承應看向耿仲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