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兩女抱拳行禮。
“有什麼事嗎?”楊承應喝了口濃茶,稍微提了下精神。
“我們怎麼辦?”謝四妹問道,“是繼續留在鎮虜城,還是隨大帥去歸服堡。”
“你們是想留在鎮虜城,還是去歸服堡?”楊承應反問。
“歸服堡!”兩女異口同聲。
“哦?為什麼?”
唐雲錦道:“大帥,醫護隊人員太少,我想去那邊招募一些女醫護兵。”
“我也是這麼想的!”謝四妹趕緊道。
這一場戰鬥殺得驚天動地,她們在營寨裡瞧得清清楚楚,第一次意識到了打仗難。
特別是唐雲錦忙得昏天黑地,痛感人手不足。
“好,我答應你們。”楊承應道,“希望你們去了之後,給廣大的婦女做個榜樣,別讓我失望。”
“嗯。”兩女興奮的離開。
楊承應剛想合上眼睛,就看到張景嶽來了。
他趕緊起身,躬身行禮:“張先生。”
“楊帥。”張景嶽還禮後,問道:“大帥要離開鎮虜城,前往歸服堡?”
“正是。我本來想明天找您說這件事,您年事已高,隨我長途跋涉多有不便,不如留在鎮虜城,開設醫館,教授知識。”
楊承應柔聲說道:“如果不願意,我也贈予黃金,送您老榮歸故里。”
雖然捨不得,可自己不在鎮虜城,怕橫生枝節。
張景嶽苦笑道:“老朽的學生都隨你去了歸服堡,老朽還能去哪裡?唐姑娘一回來就求老朽教授醫術,老朽怎麼能辜負她一片熱情!”
“這樣啊,張先生能隨我同往更好了。”楊承應笑道。
“我看你連日不休息,肯定累壞了,我告辭了。”
“我送您。”
“不用。”
張景嶽頭也不回地走了。
楊承應來不及相送,只好半路上去了臥室,躺在床上,渾身舒坦了許多。
頭一回一覺睡到大天亮,中途竟然沒有醒一次。
遼東地形西低東高,具體到歸服堡。一條畢裡河從歸服堡前面流過,附近有販運貨物的小港口,都已荒廢。
三日後,楊承應帶著張存仁的鷹眼和親衛隊,與十餘萬百姓一起前往歸服堡。
從地圖上看,好像鎮虜城所在的新屯,與歸服堡很近,走直線能夠到達。實際上山路異常崎嶇難行,當初楊承應為了救方震孺走過一回,不想再走第二回了。
這麼多百姓,以及一起南下回歸邊堡計程車兵,走那條路非常的不合適。
只能走石河驛到金州城,在金州城休整一兩天以後,再往東北方向走。
順便等一等祖家年輕一輩前來。
待在金州城的羅三傑和沈世魁出城迎接,並且按照楊承應提前說好的,提供十萬多人的糧食。
趁著這個休息的機會,楊承應在沈世魁的陪伴下,前往視察公主府建設情況。
一同前往的還有萬弘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