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指揮使府。
得到楊承應北上的訊息,令留守蓋州的劉興治寢食難安。
此時,他在正堂來回踱步,思忖對策。
“報……!”
一個傳令兵快步入內,單膝跪地,抱拳道:“五爺,得利贏城半個時辰被敵人奪取,堡內三百士卒全部戰死。”
“知道了。”
劉興治一揮手,讓傳令兵退下。
據哨探以前的彙報,楊承應帶的兵馬不多,卻如此乾脆果斷的攻下一座邊堡,著實令人意外。
轉念一想,對方是楊承應又不感到意外。
他正思索時,又一個傳令兵快步入內:“五爺,熊嶽驛守將告急,敵人已經逼近熊嶽驛。”
“這麼快!”劉興治吃了一驚。
從得利贏城到熊嶽驛,大約五十四公里,行軍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怎麼回報訊息竟是一前一後。
他想起來了,路上有一個時間差。
“傳令給熊嶽驛守將郭淞,命他死守待援。”劉興治鎮定的下達命令。
“嗻。”傳令兵退下。
劉興治有沒有打算出兵救援呢?
答案是一點都不想。
除了因為蓋州主力被二哥帶去打十三山驛,城內兵力不足,還因為就算兵力充足也不要輕易救援。
楊承應最擅長圍點打援,誘敵深入,截住退路,圍而攻之。
總是集中兵力形成區域性優勢。
這套戰法看似非常簡單,學起來非常的難。
反正劉興治自認沒這本事。
多少人吃了這個虧,他劉興治不打算觸這眉頭。
“再等等,萬一熊嶽驛撐不住,再向廣寧大貝勒求援。”
劉興治心裡這樣想。
幾乎與此同時,楊承應指揮麾下的炮兵隔著熊嶽河,構築火炮陣地。
與炮兵陣地隔河相望的熊嶽驛邊堡,守將郭淞瞅見後,人有些麻了。
臨河建堡,本來是增加敵人的攻城難度。
沒想到,敵人反過來利用這點,臨河構築火炮陣地。
望著一門門三千斤的重炮,郭淞感覺熊嶽驛脆的像塊豆腐。
但他不敢貿然率軍出城,因為火炮陣地上有待命的重甲步兵和火器手,還有騎兵!
火炮陣地上,孫元化擺弄著測量儀器,繪製射擊表,計算合理的彈著點。
楊承應舉著望遠鏡,觀察敵方的城池。